駭客瘦身(2023增訂版)

· 台灣開放式課程發展協會
電子書
550

關於本電子書

第一章:瘦身方向正確,努力才不會白費
【01】了解肥胖,調整生活,輕鬆瘦身
01-01 什麼是「駭客瘦身」
01-02 關於那些減重的迷思與事實
【02】迷思1:胖,就是吃太多,動太少
02-01「熱量赤字」是原則不是方法
 02-02 刪掉這些令人痛苦的減重法吧
 02-03 食物的營養和熱量並不會完全被人體吸收
【03】迷思2:只要運動,就可以減肥
 03-01 把運動時間拉長,就會瘦了嗎
03-02 換成高強度運動,就會瘦了嗎
03-03 運動飲料中的陷阱
【04】迷思3:節食,就可以減肥
 04-01 運動加節食,更考驗意志力
 04-02 節食會讓基礎代謝率下降
 04-03 節食的定義
 04-04 長期節食與斷食的風險
 04-05 瘦身不需要挨餓
 04-06 大胃王並不一定是胖子
 04-07 打破迷思終止肥胖循環

第二章:瘦身前的準備
【05】設定符合健康標準的目標體重
 05-01 用BMI衡量肥胖程度
 05-02 標準腰圍 vs 理想腰圍
 05-03 腰臀比 vs 腰圍
【06】照鏡子,面對真實的自己
 06-01 由外而內地審視自己
 06-02 放下「瘦到胸部」的焦慮
【07】真實面對自己超重多少
【08】真實面對自己需要多少時間瘦身
【09】‬瘦身計畫的三個階段
 09-01 第一階段:減糖期
 09-02 第二階段:減重期
 09-03 第三階段:鍛鍊期
 09-04 根據超重的程度來制定計畫
 09-05 預留增肌的空間
 09-06 增肌與復胖的差異
【10】‬胖與瘦的基礎代謝不一樣
 10-01 胖與瘦的總消耗熱量差距
 10-02 用對方式,才能有效瘦身
【11】‬瘦身過程的五個心理建設
 11-01 認識一天內體重的浮動
 11-02 理解瘦身過程的體重曲線
 11-03 一次吃太多不會胖,經常吃錯東西才會
 11-04 暫時遠離妨礙瘦身的朋友
 11-05 辨識「胖」和「發胖」的差別
第三章:【駭客瘦身第一階段】認識食慾科學,用餐SOP
【12】「食慾」從哪來
 12-01 隱藏在味覺中的訊息
【13】「膩」是瘦身時的守護天使
 13-01 膩的機制
【14】「癮」是專門與天使作對的魔鬼
 14-01 癮的機制
【15】讓我們來為「膩」天使助攻
 15-01 【用餐技巧1】單一味覺飽和
 15-02 【用餐技巧2】瘦身的進食順序
 15-03 【用餐技巧3】速度10 / 30原則
 15-04 【用餐技巧4】飽了就停止進食
 15-05 【用餐技巧5】結束用餐的儀式
 15-06 【用餐技巧6】早餐變成早午餐 
【16】用餐SOP的飲食習慣Q&A
 16-01 可以吃炸物嗎
 16-02 可以使用調味料嗎
 16-03 我是重口味嗎
 16-04 重口味該如何調整
【17】降低食慾的五種戰術
第四章:【駭客瘦身第二階段】腸道菌科學,練菌飲食
【18】開始「練菌飲食」吧
 18-01 認識「腸道菌」
 18-02 腸道菌使我們變胖
 18-03 腸道菌如何影響我們
 18-04 運用飲食改變腸道菌
 18-05 沒有吃了就會瘦的「瘦瘦菌」
【19】什麼是「練菌飲食」
 19-01 人體的熱量吸收率
 19-02 升級腸道菌,從告別套餐開始
【20】執行練菌飲食
 20-01 【步驟1】辨識食材
 20-02 【步驟2】組合練菌餐點
 20-03 【步驟3】每餐更換食材種類
 20-04 吃高蛋白質餐的時機
 20-05 簡易練菌飲食口訣
 20-06 練菌飲食的一週計畫
【21】練菌飲食有什麼不能吃嗎
 21-01 精緻糖超好吸收,少碰為妙
 21-02 蔬果汁不能幫助減重
 21-03 喝果汁 vs 吃水果
【22】練菌飲食的「食物代換原則」
 22-01 利用膳食纖維來救援
【23】練菌飲食的「熱量速算」
【24】練菌飲食的「澱粉含量速算」
 24-01 食物中的「澱粉含量」
 24-02 想吃澱粉的健康選擇
 24-03 容易錯估澱粉含量的食物
 24-04 澱粉太多或太少都不利於瘦身 
【25】練菌飲食的「蛋白質含量速算」
 25-01 食物中的「蛋白質含量」
 25-02 蛋白質不能過度攝取
【26】練菌飲食的「脂肪含量速算」
 26-01 分類複雜的豆類製品
 26-02「成分速算」的總結與原則
【27】開始記錄飲食日記吧
 27-01 有規律地記錄
 27-02 有節奏地翻閱
 27-03 社群軟體 vs 飲食日記
【28】規劃適合自己的練菌飲食
 28-01 上班族的練菌飲食
 28-02 肉食主義者的練菌飲食
 28-03 素食主義者的練菌飲食
 28-04 漸進溫和版的練菌飲食
 28-05 進階版的練菌飲食
 28-06 結合168斷食法的練菌飲食
 28-07 單靠168斷食來減重,可行嗎
 28-08 間歇性斷食期間可以吃什麼 
 28-09 間歇性斷食的地雷食物
 28-10 少量多餐 vs 多量少餐
【29】放下罪惡感,放自己一天假
【30】練菌飲食能改善宿便
 30-01 改善宿便就能減少熱量吸收
 30-02 利用排便反射解決宿便問題
 30-03 有腹瀉狀況,請延緩瘦身計畫
【31】練菌飲食能改善皮膚
【32】達到理想體重了,該如何維持
 32-01 當遇到瘦身瓶頸
第五章:【駭客瘦身第三階段】運動科學,間歇式運動
【33】運用零碎時間運動瘦身
 33-01 瘦身需要刻苦運動嗎
 33-02 破解運動消耗熱量的來源
 33-03 不同強度運動的熱量消耗比例
【34】能有效瘦身的運動科學
【35】運動後的後燃效應
 35-01 後燃效應能消耗多少熱量
 35-02 人體加速機制與熱量消耗
 35-03 啟動「加強版」後燃效應 
 35-04 長時間運動的後燃效應不如預期
 35-05 運動員的後燃效應會比較高嗎
 35-06 增加後燃效應的方法
【36】選擇有效瘦身的運動強度
 36-01 運動強度決定燃脂與燃醣效果
 36-02 高強度運動的瘦身困境
 36-03 低強度運動的瘦身困境
 36-04 駭客瘦身推薦「中強度運動」
【37】駭客瘦身與對應的運動組合
 37-01 評估運動強度
 37-02 代謝當量表
 37-03 流比較多汗,不代表運動強度比較強
 37-04 用呼吸狀況評估運動強度
 37-05 運動強度範圍根據年紀而不同
 37-06 適合駭客瘦身的中強度運動
37-07 適合駭客瘦身的日常活動強度
【38】選擇適合的運動類型
【39】針對不同肥胖體型選擇運動
【40】以間歇式走路作為瘦身運動
 40-01 間歇式走路的注意事項
 40-02 理想的跨步間距
40-03 走路時不應該聽到腳步聲
 40-04 間歇式走路要注意的姿勢
 40-05 間歇式走路的鍛鍊節奏
 40-06 一天走一萬步要注意膝蓋磨耗
 40-07 輕鬆完成間歇式走路運動
 40-08 保持好奇心
【41】原來,跑步不是好的瘦身運動
 41-01 跑步到底會不會傷膝蓋
 41-02 馬拉松並不適合肥胖者減重
【42】原地超慢跑是適合瘦身的運動
 42-01 原地超慢跑的訣竅
 42-02 原地超慢跑的姿勢
 42-03 原地超慢跑的常見問題
 42-04 原地超慢跑的鍛鍊節奏
 42-05 走路、慢跑與原地超慢跑執行時的差異
【43】以爬樓梯作為間歇式運動
43-01 爬樓梯的替代方案
43-02 用爬山來瘦身,限制很多
43-03 爬山的注意事項
【44】簡易的中強度間歇式運動
 44-01 捲腹的注意事項
 44-02 撐牆伏地挺身的注意事項
44-03 基礎拳擊的動作
44-04 以平板支撐的簡易運動
 44-05 標準平板支撐的注意事項
 44-06 平板支撐常見的錯誤動作
 44-07 平板支撐抬腿動作分解
 44-08 反手支撐動作分解
 44-09 平板與反手支撐訓練的重點
【45】中高強度間歇式運動—引體向上
 45-01 引體向上的三種型式
 45-02 做出第一個成功的引體向上
 45-03 引體向上的Q&A
 45-04 引體向上無法突破的常見問題
 45-05 一次10下引體向上的鍛鍊
 45-06 鍛鍊引體向上的目標
【46】在水中健走作為間歇式運動
 46-01 水中健走可以消水腫
 46-02 冷水游泳可以增加新陳代謝
 46-03 高強度游泳會促進食欲
【47】環境溫差有助於提高新陳代謝
 47-01 利用略冷的環境來瘦身
 47-02 利用略熱的環境來瘦身
【48】運用咖啡因來幫助瘦身
 48-01 喝咖啡常見的三個迷思
【49】執行間歇式運動的最佳時機
 49-01 吃飯前運動,效果更好
 49-02 運動後,是進食的黃金時機
【50】間歇式運動的執行組合
 50-01 瘦身初期的運動【起床後】
 50-02 瘦身初期的運動【吃飯前】
 50-03 瘦身初期的運動【睡前】
 50-04 應避免運動的時間
【51】執行間歇式運動的瘦身速度
 51-01 確認消耗掉的熱量是否達標
第六章:瘦身之後
【52】達標後,去做一次健康檢查吧!
 52-01 注意!不要回去易胖體質
【53】瘦身後的下一個里程碑
 53-01 測試耐力與爆發力是否足夠
 53-02 測試應變力是否足夠
 53-03 鍛鍊健康的身體、發揮潛力
【54】結語

後記

附錄1:【瘦身之後的意外收穫-1】降低保險費用
【55】體重對健康險保費的影響
 55-01 瘦身也能降低保費
 55-02 專門的減重保險
附錄2:【瘦身之後的意外收穫-2】順便做環保
【56】食物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
附錄3:【飲食日記本】30天駭客瘦身大作戰

參考文獻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