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學會語言?:從大腦鏡像神經機制看人類語言的演化(二版)

· 商周出版
3.0
1 review
Ebook
40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人腦原本就內建能夠學會語言的機制?

人類的語言能力是演化自視覺、手部動作的演練?

是什麼讓人類成為唯一懂得使用語言的物種?

本書融合腦神經科學、語言學等跨領域研究,探究語言如何誕生與發展


人類與其他物種不同之處就在於,人可以學習與使用語言。跨領域研究先鋒麥可.亞畢提出「鏡像系統假說」,解釋了人類大腦如何透過演化,造就了語言的誕生。鏡像神經元使得猴子、猩猩與人類等物種,能夠透過模仿來學習,但唯有具備「複雜模仿」能力的人類,才足以催生出語言。此理論描繪出以下三者的演化路徑:手勢的開放性(非人類靈長類也擁有此技能),到對手部技巧、示意動作、原手語(透過習俗化手勢溝通的方式)的複雜模仿,最後是原話語。此理論解釋了人類何以有能力學習手語,就像我們也能學會說話。

這本令人大開眼界的書說明了文化演化如何接續生物演化,促使原語言轉化為完整成形的語言。作者解釋了十萬年前促使最早語言誕生的大腦機制,如何仍活躍於今日正在學習語言的兒童之中,或是近數十年來出現的新手語系統,以及語言從數十年到數百年間的歷史變化過程之中。

本書內容雖橫跨眾多領域,卻極具可讀性。作者對靈長類動物學、神經科學及語言學的背景知識做了完整清晰的論述,一般大眾也能夠閱讀。


各界推薦:

無論你是否為語言學家,只要你對語言為何能在人類中產生,進而對人類產生巨大影響有興趣,這本書將能提供一些線索。

——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國立清華大學生命科學院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特聘教授焦傳金 焦傳金


鏡像系統假說是近代連結大腦中鏡像神經元與人類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假說。作者麥可.亞畢博士在本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個理論的歷史背景,相關的神經科學以及語言現象方面的知識,為這個重要假說提供了一個非常詳盡的資源,也為了解人類如何演化出許多高等認知能力,包括語言,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思考方向。

——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副教授 李佳霖


如果你像很多人一樣,到現在還相信人類的語言是動物叫聲所衍生出來的,那你一定得看看這本超棒的書。書裡描述姿態如何變成話語的精彩故事,必定也會讓你不忍釋卷。

——鏡像神經元發現者、義大利帕馬大學神經科學系教授 吉亞卡莫.里佐拉蒂


亞畢的書不僅寫得好,還引人入勝……只要是想了解相關內容、豐富知識的一般讀者,都會覺得本書很有意思。

——《北歐語言學期刊》


亞畢的書為語言演化提出豐富的跨領域說明,資料來自神經科學、動物行為學、語言學、人類古生物學,以及史前考古學。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


我推薦認真學習語言演化的學生讀亞畢的書……本書應該是語言演化學者的珍貴資源。

——《心理學評論》


麥可.亞畢在書中提出了一個適時並且仔細建構的理論;他透過手部動作的溝通與社會互動,將存在於靈長類腦中的鏡像神經元,與具備先天語言能力的大腦演化連結在一起。

——海法大學手語研究室主任 溫蒂.山德勒


亞畢除了介紹自己的語言演化理論之外,也適切地評價了當代對語言起源的看法。

——SciVerse ScienceDirect期刊

Ratings and reviews

3.0
1 review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