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期抗戰中:第一線護理人員的疫情觀察誌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出版社
Ebook
55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在這場全人類都參與的戰役中,我們蹣跚前行,疫情終結之時未到,我們還不能倒下……」
  
  •接連著經歷了公公重症、婆婆離世的創傷,她哭著告訴護理師:「病毒滅我全家……」

  •如果在疫情之前,我們會在整理完遺體後,請家屬來跟病人說幾句話、做最後的道別,但在疫情嚴峻的現今,我們連最基本的讓家屬道別都做不到!

  •我最害怕的不是病人,而是自己會不會感染而傳染到家人,因此我不只兩個月沒回家,甚至在一早發布疫情擴散時,就避免搭大眾交通工具回家。

  •一開始因為護理職業,找房子被質疑退租,被刁難,後來我找房子第一句話是問:「我是護理師,我可以租嗎?」

  •護理人員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衣,在太陽底下協助採檢,身上流的汗水,臉上因戴N95 口罩後留下的壓痕,我想這種辛苦是沒人可以體會的。

  •大家看著對方,每個人的衣服都是濕的,還可以擰出水來,頭髮也像剛洗好一樣,臉上都是被N95 口罩緊壓的痕跡,但大家都不喊苦,因為有夥伴們共同努力。

疫情時刻•感動推薦

  每個篇章都是抗疫前線的故事,每段文字都是感人肺腑的告白。這本書呈現出護理人員的堅毅信念,以及病患家屬的生命勇氣,刻劃著疫情當下的日常與無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林奇宏校長

  讀這本書,我彷彿又看到N95口罩下的深刻壓痕、兔寶寶裝裡的揮汗如雨;也像置身急診室與施打站等高壓環境,隨著29位護理師筆下的心情紀事而感動拭淚,更充滿心疼不捨。感謝護理師們守護醫療能量第一線的勇敢與付出,大家辛苦了。——臺北榮民總醫院護理部、台灣手術全期護理學會理事長 明金蓮主任
  
  戰「疫」下無人能置身事外,面對嚴峻的疫情,護理人展現專業,舉凡機場、篩檢站、檢疫所、校園、港口、醫院,至現行的居家隔離個案照護,護理人無所不在。一種安定人心、守護健康的強大力量,是實踐護理信念最好的見證。——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護理部 林淑娟主任

作者簡介

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護理師們

  孫美華、陽彩妮、鬼塚花子(Onizuka Hanako)、張定宏、黃素容、黃茱楹、吳宜萃、黃巾芳、林思廷、蘇怡云、廖麗如、劉靜芬、劉純如、黃意媜、王笙安、王雅秀、陳孟淇、李宜芳、洪妍慧、陳星樺、陳家怡、董沛瑩、冬之玲、楊采翎、惇惇、柯逸貞、秦僑慧、喵咪起飛、馮同珍等29位為台灣防疫努力的護理師們(依文章先後排列)
  
  本書作者來自全台各地醫院急診、門診、各專科病房、安寧病房、重症病房與麻醉科等,也有安寧共照護理師、血液腫瘤護理師、健康促進管理中心護理師、研究護理師、出院準備護理師、居家護理師等,更有許多位護理師曾經或正在專責病房、採檢站,為守護台灣而付出,每一位都是為台灣抵抗這場世紀大疫的戰士,透過本書記述第一線的護理現場,真實生命的故事。

編者簡介

張秀如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護理學院特聘教授兼任院長,曾任台北醫學大學學務長、護理學系系主任及所長。美國凱斯西儲大學護理哲學博士。大學畢業後投人精神科護理臨床實務,擔任護理師及代理護理長,在完成博士學位後進入學術生涯,有一半以上時間擔任行政主管,驀然回首,最愛仍是護理臨床實務。

  感謝生命中的導師:在生病過程中重新拼湊起生命碎塊的個案及家庭。
  感謝工作中的團隊:在各種危機挑戰中放下自我,攜手前行,開創格局。

審閱者簡介

楊慕華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副校長兼防疫科學暨健康一體研究中心主任、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及中研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合聘研究員,是國內少數兼具臨床與研究專業的「醫師科學家」,在學研與臨床領域屢獲獎項,計有三篇登載於《自然:細胞生物學》(Nature Cell Biology)期刊,為國內該領域第一人。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