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效應【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寫給大家的天文學通識課】: 電影幕後的科學事實、推測與想像

· 漫遊者文化
4.0
1 review
Ebook
31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重力波、黑洞、蟲洞、時空旅行……

將物理定律在宇宙中的作用 首度視覺化之經典科幻鉅作

2017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基普.索恩寫給所有人的

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科普讀本

 

◎《星際效應》電影幕後科學設定與理論解密

◎ 2016年「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翻譯類佳作獎

◎ 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專序推薦

 

■ 物理界的「聖杯」!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最後一塊拼圖」!

基普.索恩是LIGO觀測站的創辦人之一,與同儕一起帶領全世界頂尖科學家投入觀測重力波的工作,終於在2015年9月第一次偵測成功,至2017年1月為止共觀測到三個重力波事件,並以此成就與另兩位物理學家共同獲得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重力波好比「時空漣漪」,由天體的劇烈運動引起。透過分析重力波的能量和來源,人類甚至將能追溯遠至一百三十七億年前宇宙大爆炸引起的餘波,從而理解宇宙起源! 

 

「這是全新且不同的發現,開啟前所未見的世界!」——瑞典皇家科學院

「本世紀最重大的科學發現,比發現上帝粒子更偉大!」——格拉斯哥重力波研究中心主任 Jim Hough

一則基於科學事實的寓言,比科幻更離奇壯闊!

所有讓你瞠目結舌的宇宙奇景,

所有推動劇情的天文物理理論,

解開劇情設計與時空旅行之謎!

 

《星際效應》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本書繽紛展現了基普生氣蓬勃的想像力,以及他想提高科學親和性的不懈努力,讓我們這群不具備他那般高強智慧或淵博學識的普通人,也都能親近科學。

 

《星際效應》科學顧問————基普.索恩:

電影一開始就根植於現實科學:位於人類知識的最前端,或稍微超前一些的科學……這是部從導演、編劇到製片,所有人都尊重科學的電影,而且整個劇情徹頭徹尾從科學擷取靈感,將之編織融入電影的素材中……帶領觀眾稍事領會物理定律可以與可能在我們的宇宙創造出哪些奇妙現象……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知名天文物理學家基普.索恩 ╳ 好萊塢大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

動員眾多科學家+好萊塢頂尖電影人,打造世上第一部忠實呈現宇宙間各種天體現象的電影

從校園到會議室,從網路到小酒館,掀起全世界前所未有的物理學討論熱潮

 

在《星際效應》之前,這些只是天文物理宅鑽研的專有名詞:

重力導致的時空與時間扭曲效應;黑洞的吸積盤、奇異點、事件視界

重力透鏡、潮汐重力、重力波、重力彈弓;超弦理論與其他超空間推論……

 

在《星際效應》之後,全世界都在問:

蟲洞竟然不是洞,而是呈一個球體?

為什麼黑洞不黑,上下圍繞著一圈「光環」?

米勒的星球如此靠近「巨人」黑洞,為什麼不會被它吞噬?

「巨人」的潮汐重力如何能在米勒的星球上激起四千公尺的巨浪?

在米勒的星球上「一小時等於地球上七年」,是怎麼成立的?

超立方體如何傳送三次元的庫柏穿越五次元的「體」(bulk)?

為什麼庫柏撥動牆上那一堆細線,就可以傳遞重力波去影響指針動作?

 

● 最簡明清晰的時間與空間理論入門讀本

本書中,原本艱澀的天文物理知識,在索恩以淺白易懂的文字下依著電影劇情的推展娓娓道來,一一破解劇中所有設定之謎,還為讀者就內容的真實性將書中的科學知識大致分為三種:嚴謹科學、有根據的推測、想像臆測,並在各章節前標示出該章或該節的內容屬於何者,使本書成為最簡明清晰的太空科學入門讀本!

 

科學理論與電影工藝完美結合

索恩是當今世上研究重力、宇宙學、廣義相對論的權威,為《星際效應》架構科學基礎,也在本書中竭力以最鮮明的手法生動解釋電影中涉及的科學,並揭露所有相關人士如何經過多少努力,使科學理論與電影工藝完美結合,令事實的呈現比虛構與幻想更令人覺得離奇與驚豔。

 

從太空船的航速,到看似簡單順暢的降落行星之舉,

從教授寫滿方程式的黑板,到毫不起眼的文件資料,

其實無處不經過科學家之手,無一不經過精密計算,

完全符合科學精神與理論。

沒看過本書,別說你懂《星際效應》的成就!

  

◎ 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副技師曾耀寰◎審訂

 

◎ 學界聯合推薦

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

余海禮兼任研究員、李世昌兼任研究員、王子敬研究員

國立成功大學物理學系

林峻哲研究學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物理系

卜宏毅助理教授

國立中央大學天文研究所

黃崇源教授、陳文屏教授、周翊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天文研究所

江國興特聘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暨天文物理所

吳俊輝教授、孫維新教授

國立臺灣大學物理學系

高涌泉教授、蔣正偉教授

臺北藝術大學戲劇系

耿一偉兼任助理教授

 

◎ 媒體好評推薦

《BBC知識國際中文版》

《PanSci泛科學》

《科學人雜誌》

《探索頻道雜誌》

Ratings and reviews

4.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作者簡介

基普.索恩(Kip Thorne)


美國理論物理學家,加州理工學院費曼理論物理學講座教席暨名譽教授,電影《星際效應》科學顧問暨執行製作人。


主要研究領域為重力物理和天文物理學。許多活躍於相關領域的新一代科學家都曾經過他的培養和訓練。索恩和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以及美國天文學家暨科幻小說作家卡爾.薩根(Carl Edward Sagan,電影《接觸未來》[Contact)原著作者)保持長期的好友和同事關係,是當今研究廣義相對論下的天文物理學領域之領導者。


其他著作:

˙《時空的未來》(The Future of Spacetime)|協同作者:史蒂芬.霍金(Stephen W. Hawking)、伊戈爾.諾維科夫(Igor Novikov)、提摩太.費里斯(Timothy Ferris)、艾倫.萊特曼(Alan Lightman)和理查.普萊斯(Richard H. Price)

˙《黑洞與時間彎曲:愛因斯坦的幽靈》(Black Holes and Time Warps: Einstein's Outrageous Legacy)

˙《黑洞:薄膜範式》(Black Holes: The Membrane Paradigm)|協同作者:理查.普萊斯和道格拉斯.麥克唐納(Douglas A. MacDonald)

˙《重力論》(Gravitation)|協同作者:查爾斯.麥思納(Charles W. Misner)和約翰.惠勒(John Archibald Wheeler)

˙《重力理論和重力塌縮》(Gravitation Theory and Gravitational Collapse)|協同作者:B. 哈里森(B. Kent Harrison)、約翰.惠勒(John Wheeler)、Masami Wakano

 

譯者簡介

蔡承志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學碩士,全職科普類書譯者。一九九四年起業餘投入翻譯,一九九九年轉任全職迄今,累計作品出版者近七十本。譯作《給未來總統的物理課》(漫遊者出版)榮獲第七屆吳大猷科普書翻譯金籤獎。


相關作品包括《好奇號帶你上火星》、《無中生有的宇宙》、《時空旅行的夢想家:史蒂芬.霍金》、《一本就通:宇宙史》、《無限大的祕密》、《如何幫地球量體重》、《約翰.惠勒自傳》、《穿梭超時空》、《致命伊波拉:它藏在哪裡?下一次大爆發會在何時?我們能遏止它嗎?》等。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