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慧自在:《金剛經》講記與《金剛經》生活(三版): Freedom by Cultivating Merit and Wisdom: Commentary and Application of the Diamond Sutra in Life

· 法鼓文化
5.0
3 reviews
Ebook
23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為你安心的智慧,完全活用《金剛經》!
★收錄聖嚴法師最受歡迎的二部《金剛經》經典解說。
★在繁忙的生活中,依《金剛經》如實修行,能讓人身心自在,無入而不自得。
《金剛經》是論「空」最透徹的佛經,卻也最難講述、最易被誤解。因文字簡煉優美,富有超越及空靈的哲理,所以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經中有十八次講到「福德」二字,並以「般若波羅蜜」的智慧成就為經名,所以這是一部特別重視修福修慧的經典,同時也告訴我們,唯有全心全力地福慧雙修,始能速證解脫自在的無上佛果。


聖嚴法師認為,佛經不是僅供信仰持誦,更當「如說修行」,應用於每一個人的日常生活之中。《金剛經》雖是佛法中的最高境界,如果能把修行經驗的層次釐清,便不難發現其切入現實生活的著力點了。


#觀念是空,但我們還在生活


《金剛經》的全名是《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即是以智慧來幫助我們看清這世界是空的,既然一切是空的,我們還要執著些什麼呢?


但是要知道,觀念上可以「空」,可是事實上我們還在生活,而且只有一部分的人有這樣的觀念,許多的人還沒有這樣的觀念。即使有「空」的觀念的人,說得到也不一定做得到,想得到也不一定能夠實踐。所以,如實修行是不容易的事。


《金剛經》中的「無我」,就是《心經》中的「五蘊皆空」。不把個人的存在當作永恆不變、最重要、最可貴的;同時,也不要把環境中你、我、他的存在當成永恆不變的。如果能有這種認識,對自己的問題就不會放在心上,對於他人帶給你的煩惱,也就不會看得太嚴重。

# 好的不喜歡,壞的不討厭


從般若智慧的立場來看,五蘊世界是由因緣聚合而成的,只是暫時、臨時、不斷變化的,因緣聚則聚,因緣散則散。所以,不必把五蘊的身心或環境當作牢不可破、永恆不變的存在。


遇到好的,不會興奮過度,遇到壞的,也不必太難過;花開,自有花謝,冬盡,自有春來。環境、現象皆是無常的,好好壞壞皆不必太認真,這就叫看破、看透、看穿。能夠這樣,就是有智慧的人。


★本書收錄:聖嚴法師最暢銷的二部《金剛經》經典解說


《金剛經》講記

從經名釋題開始認識《金剛經》,再以全經要義、思辨形式、無相離相、淨信功德等主題,帶領讀者層層深入《金剛經》真義。

《金剛經》生活
以「心靈環保」、「自我提昇」、「淨化社會」、「福慧自在」四大面向,層次漸進地分享如何運用《金剛經》智慧,在生活中時時好修行,人生因此福慧自在。

Ratings and reviews

5.0
3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聖嚴法師1930年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出家,後因戰亂投身軍旅,十年後再次披剃出家。曾於高雄美濃閉關六年,隨後留學日本,獲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1989年創建法鼓山,並於2005年開創繼起漢傳禪佛教的「中華禪法鼓宗」。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臺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臺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達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及社會各界的諸多獎項。

聖嚴法師提出「提昇人的品質,建設人間淨土」的理念,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推動全面教育,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僧伽大學等院校,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

法師著重以現代人的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積極推展國際弘化工作,參與國際性會談,促進宗教交流,提倡建立全球性倫理,致力世界和平。其寬闊胸襟與國際化視野,深獲海內外肯定。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