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編資治通鑑繁體版 第七部: 第181卷至第211卷

· 新編資治通鑑 Book 7 · 谷月社
Ebook
388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電子版出版記要

司馬光以近二十年時間編修資治通鑒,將宋代以前的歷史已編年紀事方式完整記載。

司馬光資治通鑒看浩瀚和複雜,難以讀取,其實當年司馬光在進行編修的時候,顯然為了讀者的檢索之便,費了一番大工夫。全書的架構,在今天看來,無疑相當符合科學,卷目分明,年代清晰,十分方便查檢的需求。

而這樣的科學架構,在紙本時代或許看不出來其靈活特性,但當時的科學思考,卻未現代的數字化提供了極為出色的基礎,使我們能夠重新編輯出一部真正兼具可讀性與工具性的電子版資治通鑒。

透過電子版資治通鑒四層結構,讀者就可以很快根據朝代、帝王、年份找出特定歷史事件。

電子版資治通鑒共十部,每部三十卷。

關於資治通鑒

概述

《資 治通鑒》,簡稱「通鑒」,是北宋司馬光所主編的一本長篇編年體史書,共294卷,三百萬字,耗時19年。記載的歷史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西元前403年) 三家分晉(戰國時代)寫起,一直到五代的後周世宗顯德六年(西元959年)征淮南,計跨16個朝代,包括秦、漢、晉、隋、唐統一王朝和戰國七雄、魏蜀吳三 國、五胡十六國、南北朝、五代十國等等其他政權,共1362年的逐年記載詳細歷史。


編修過程

《資 治通鑒》是繼《春秋》後的一部以編年體的史學巨著,司馬光自幼好讀《左氏春秋》,喜歡編輯舊事以成編。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呈《歷年圖》五卷,治 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作品涵蓋周、秦二朝,當時的皇帝宋英宗看了很滿意,於是下令在崇文院內設置書局,將穎邸舊書2400卷,賞賜給 司馬光參考,並供給筆墨、繒帛、費用、餐點、果物等服務,要他繼續寫下去,並准許他借閱皇家龍圖閣、天章閣、昭文館、史館、集賢院、秘閣的藏書。 

於 是司馬光就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居家極其簡陋,夏天悶熱難堪,汗水常滴在草稿上,請匠人另辟一地下室,「常讀書於其中」,「日力不足,繼之以夜」,每 夜秉燭著書,生病時亦不休息。好友勸他「宜少節煩勞」,他說:「先王曰,死生命也。」就這樣過了15年不問政事的著書歲月。

書名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資治」兩字意謂著「幫助」「治理」。「通」則意謂著博通古今的「通史」,「鑒」則有引為「借鏡」之意(以史為鏡)。宋神宗親自作了一篇序,賜給司馬光。這篇序後來保護《通鑒》免遭毀版的災難。

《資治通鑒》編修工作艱鉅,先由助手搜集資料和編寫初稿,然後由司馬光綜合全書,加以增刪,再由司馬康檢訂文字。首先,在資料搜集方面,單是正史有十七種,參考的野史,譜錄,別集,碑誌等雜史有三百多種,加上龍圖閣等藏書,可以想見當時資料之豐富。

《資 治通鑒》在撰寫前先由天文學家劉羲叟編訂正確年歷,以夏歷為主,作為全書的骨幹,若同年有二年號以上,則以後來者為定。首先把史料摘錄下來,按年代順序, 編成「叢目」,各人先修「長編」,編寫「長編」時常在每一事中間空一行以備剪貼,務求其詳盡,「寧失於繁,毋失於略」,接下來由司馬光就長編所載,考其同 異,刪其繁冗,如范祖禹的〈唐紀〉成書六百餘卷,經司馬光剪裁、編定為八十一卷。如果發現彙集的史料互有出入,便要進行「考異」工作,最後方能定稿。一事 用三四出處纂成,用雜史諸書,如淖方成「禍水」之語則采及《飛燕外傳》;張彖「冰山」之語則采及《開元天寶遺事》,並小說亦不遺之。司馬光一生不寫草字, 《資治通鑒》草稿全部以正楷寫成,李燾《巽巖集》載:「張新甫見洛陽有資治通鑒草稿,盈兩屋。」

《資治通鑒》寫作時間據資料記載一共花了 19年,從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開始一直到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才完成。由於過度勞累,元豐五年秋天,司馬光已罹患「語澀疾」(清朝陳弘 謀謂「疑當中風」),乃預作遺表,內容提及反對變法事。元豐七年十一月司馬光《進通鑒表》自敘曰:「臣今骸骨臞瘁,目視昏近,齒牙無幾,神識衰耗,目前所 為,旋踵遺忘。臣之精力,盡於此書。」

司馬光亦曾自言:「修《通鑒》成,惟王勝之借一讀,他人讀未盡一紙,已欠伸思睡。」

編修團隊

此書引起司馬光之後許多史家省思,史家面臨改朝換代,君臣異位的尷尬時期時,往往以《資治通鑒》的撰寫精神為原則,強調君臣處理事情與一般人處理事情有所不同與學習思考。

雖 然此書中司馬光自己的意見皆以「臣光曰」出現,但並非司馬光一人完成,據資料記載,司馬光編集此書,朝廷許他「自辟屬官」,他邀請了劉攽、劉恕、范祖禹成 為助手,這些人都是當時著名史家,可謂一時之選。其中劉攽負責兩漢史,范祖禹負責唐代及五代史,魏晉南北朝歸劉恕,司馬光的兒子司馬康也加入一起編修《資 治通鑒》,負責檢訂文字。刪改定稿則完全由主編司馬光一人完成,故行文頗為一致。劉恕之子劉羲仲說:「先人在書局,只類事跡,勒成長編,其是非予奪之際, 一出君實筆削。」

 

About the author

司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實,號迂叟。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十月十八日,卒於宋哲宗元佑元年九月一日,享壽66歲。陝州夏縣涑水鄉(今山西省夏縣)人,世稱涑水先生。


司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歷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他主持編纂了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司馬光的遠祖可追溯到西晉皇族安平獻王司馬孚,司馬光的父親司馬池曾為兵部郎中、天章閣待制(屬翰林學士院),在藏書閣擔任皇帝的顧問,官居四品,一直以清廉仁厚享有盛譽。

童年

司 馬光出生時,他的父親司馬池正擔任光州光山縣令,於是便給他取名「光」,七歲時,「凜然如成人,聞講《左氏春秋》,即能了其大旨」,從此,「手不釋書,至 不知飢渴寒暑」。司馬光深受其父影響,一位婢女用熱湯替他將胡核去皮,他姐姐問他是誰做的,司馬光回答是自己剝皮的,父親責備他小孩子怎麼可以說謊,司馬 光自此便不再說謊。他小時候和一群小朋友一起玩時,一個據說名叫上官尚光的小孩不小心掉進水缸裡,其它小孩都嚇跑了,只有司馬光情急生智,搬起一塊大石 頭,砸破水缸,救了小孩的故事。在當時的東京(今開封)、洛陽一帶就有人把這個故事畫成《小兒擊甕圖》廣為流傳。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著冷靜,機智勇敢,傳 為千古佳話。
 

仕途

宋仁宗寶元元年(1038年)中進士甲科,在華州(今陝西華縣、華陰、潼關一帶)擔任地方官。初任奉禮郎、大理評事一類小官,後經樞密副使龐籍的推薦,入京為館閣校勘,同知禮院,至和元年(1054年),隨龐籍到了并州(今山西)為官,改并州通判。從嘉二年 (1057年)龐籍因事獲罪,司馬光引咎離開并州。宋仁宗末年任天章閣待制兼侍講同知諫院。嘉佑六年(1061年)遷起居舍人同知諫院。

司 馬光立志編撰《通鑒》,作為統治者的借鑒。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戰國迄秦的《通鑒》八卷上進宋英宗,英宗命設局續修,並供給費用,增補人員。宋神宗 以其書「有鑒於往事,以資於治道」,賜書名《資治通鑒》,並親為之序。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行新政,他竭力反對,與安石在帝前爭論,強調祖宗之法不可 變。神宗命他為樞密副使,堅辭不就。熙寧三年(1070年),自請離京,以端明殿學士知永興軍(現陝西省西安市),次年退居洛陽,任西京留守禦史台,以書 局自隨,繼續編撰《通鑒》,至元豐七年(1084年)成書。書成後,司馬光官升為資政殿學士。

元豐八年(1085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聽政,召他入京主國政,次年任尚書左僕射、兼門下侍郎,數月間罷黜新黨,盡廢新法,史稱「元佑更化」。

元佑元年九月,司馬光執政一年半,即與世長辭,享壽68歲,「京師人為之罷市往吊,鬻衣以致奠,巷哭以過車者,蓋以千萬數」,靈柩送往夏縣時,「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親。四方來會葬者蓋數萬人」,「家家掛象,飯食必祝」。宋哲宗命葬之於高陵。

軼事

不得謾語

司 馬光一生誠信,應該也是受父親的誠實教育的影響,大概在五、六歲時,有一次,他要給胡桃去皮,他不會做,姊姊想幫他,也去不掉,姊姊就先行離開了,後來一 位婢女用熱湯替他順利將胡核去皮,等姐姐回來,便問:「誰幫你做的?」他欺騙姊姊是自己做的,父親便訓斥他:「小子怎敢說謊。」司馬光從此不敢說謊,年長 之後,還把這件事,寫到紙上,策勵自己,一直到死,沒有說過謊言。邵雍的兒子邵伯溫還看過這張紙。清人陳宏謀說:「司馬光一生以至誠為主,以不欺為本。」 後人對司馬光蓋棺論定之語,也是一個「誠」字。
 

破甕救友

有一次,司馬光跟小夥伴們在後院裡玩耍。 院子裡有一口大水缸,有個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水缸裡。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沒頂了。別的孩子們一見出了事,嚇得邊哭邊喊,跑到外面向大 人求救。司馬光卻急中生智,從地上撿起一塊大石頭,使勁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裡的水流了出來,被淹在水裡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馬光遇事沉 著冷靜,從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樣。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馬光出了名,東京和洛陽有人把這件事畫成圖畫,被人們廣泛流傳。
 

誠信賣馬

司 馬光要賣一匹馬,這匹馬毛色純正漂亮,高大有力,性情溫順,只可惜夏季有肺病。司馬光對管家說:「這匹馬夏季有肺病,這一定要告訴給買主聽。」管家笑了笑 說:「哪有人像你這樣的呀?我們賣馬怎能把人家看不出的毛病說出來!」司馬光可不認同管家這種看法,對他說:「一匹馬多少錢事小,對人不講真話,壞了做人 的名聲事大。我們做人必須得要誠信,要是我們失去了誠信,損失將更大。」管家聽後慚愧極了。

典地葬妻

司馬光 在洛陽編修資治通鑒時,居所極簡陋,於是另辟一地下室,讀書其間。當時大臣王拱辰亦居洛陽,宅第非常豪奢,中堂建屋三層,最上一層稱朝天閣,洛陽人戲稱: 「王家鑽天,司馬入地。」司馬光的妻子去世後,清貧的司馬光無以為葬,拿不出給妻子辦喪事的錢,只好把僅有的三頃薄田典當出去,置棺理喪,盡了丈夫的責 任。司馬光任官近40年,而且官高權重,竟然典地葬妻。重讀歷史,讓人深思。俗語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在封建社會,大多數人苦讀寒窗,躋身仕途, 無不是為了顯耀門庭,榮華富貴,澤被後世,蔭及子孫。在這些人面前,司馬光的清廉更顯可貴。嘉祜八年三月,宋仁宗詔賜司馬光金錢百餘萬,珍寶絲綢無數,但 司馬光不為所動。司馬光年老體弱時,其友劉賢良擬用50萬錢買一婢女供其使喚,司馬光婉言拒之,他說:「吾幾十年來,食不敢常有肉,衣不敢有純帛,多穿麻 葛粗布,何敢以五十萬市一婢乎?」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