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三淞滬會戰,是中華民國八年對日抗戰中首場大規模正規會戰,國軍主動向駐上海的日本海軍特別陸戰隊防區發動攻擊,揭開了二次大戰以前,在東亞地區所發生的一場空前的海陸空三棲大戰。 淞滬會戰被當時的西方媒體稱之為「德國戰爭」(The German War),此應指德國因素在國軍中所發生的影響,具體轉換為實質的指揮管制作為以及各階層部隊之戰鬥行動。頭戴M35鋼盔的國軍部隊,操作德造戰防砲、各式防空火砲,以及德造重型榴砲。加上為數眾多的德國顧問分別進入各級司令部內,襄助國軍指揮幕僚策定作戰計畫,因應戰局變化,「德國因素」在本次會戰中確實發生了重大的影響作用。 本書為德國軍事顧問團回國後,所撰寫之淞滬會戰全般經過及其經驗教訓的正式報告。民國27年7月,希特勒為了維持三國軸心同盟的地位,決心放棄中華民國,下令在華協助中華民國國軍建軍備戰、並參與實際抗戰業務的德國軍事顧問團全員返國。他們在回到德國以後,奉德國陸軍總部之命,將在華的活動與使命,更重要的是淞滬會戰的全般過程,彙整各個人士的回憶與見聞,撰寫成本報告。 鑒於淞滬會戰是世界軍事史上第一次,海空權全面介入了一場大規模的地面戰役,若干二次大戰中慣常出現的現代化戰爭手段,都在本次會戰中首次展現。於是這份記述會戰過程及其經驗教訓的報告,將供給德國陸軍總司令部各長官與研究人員,一份用以預示未來戰爭可能形貌的良好研究素材。 讀了本報告之後,我們才赫然發現,德國顧問介入淞滬國軍實質之指揮作戰事宜,竟是如此之深。而德國顧問在文中對於淞滬會戰的描述,更是遠超越國軍方面的官方記載,不但扼要詳實,其涉及層面之完整,觀察之敏銳與視角之獨特,絕非國軍當時將校之素質所能體察。因此本報告是一份相當珍貴之淞滬會戰戰史文獻,極富價值。
Series
History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