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被面子綁架了嗎:人際關係的完全制勝學

· 成功Wisdom Libri 35 · 百善書房
5,0
1 koment
Libër elektronik
256
Faqe

Rreth këtij libri elektronik

為什麼現在很多人活的很累、很苦?很多時候只是因為面子問題。

當然,面子有關尊嚴,甚至人格。人人都要,可是如果看的重了,就會成為一個人前進的累贅,從而讓自己陷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得不償失。

在中國民間流傳著一句話,叫做「死要面子活受罪」,大意是說:我們往往可以為了顏面而忍辱負重,寧可自己吃大虧、吃啞巴虧,也要在面子上過得去。似乎這樣就使自己在周圍的人中有尊嚴,被人看得起、有面子。

其實,這樣做的結果,很多時候會使人不得不放棄為人處世的一些需要堅守的原則。失去了原則、得到了面子,可以說是一文不值。不僅如此,以犧牲原則而得到的面子,必然會使社會憑空具有了一種虛偽,不僅危害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必將影響社會的發展和進步。



名譽與利益的終極博弈      面子代表獲得的聲望,是擁有的社會地位,還包括了個人成就與品格,是一個人經社會認可的自我和影響力的代稱,由此也就形成了個體與他人交往的心理距離,強調的是個人的成就和品格與面子大小的關聯,特別突出了面子他人賦予的特性。      西方文化中的自我是高度個人主義的,以自我為中心。而中國人所認同的自我,是一種更為集體主義的自我,和一個基本的團體──如家庭、工作單位──的人連接更為緊密,而且深受面子的非標記性的文化假設影響。面子在漢語中,包含著一個以榮譽為核心的一系列意義。      構成中國人際關係結構的一個重要因素是面子,中國人的面子觀念極強,不僅能「傷面子」、「丟面子」,還能「給面子」、「賞面子」。面子具體地調整著中國社會人際關係的方向和程度。愛面子是中國人內在人格的重要特徵之一。      「好面子」是中國文化中的一種突出的現象。由於建立和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對個體生存和發展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在交往中,會重視他人的看法和感受,透過各種印象管理策略,來給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維護自己的「面子」。不過,中國人重視的他人是「重要他人」,也就是和自己有密切聯繫和利益關係的人,比如家人、朋友、鄰居和同事等。而西方人重視的他人是「概括化他人」,也就是一般的人,都會對他們的人格形成和行為方式產生影響。因此,中國人非常注意維護在重要他人前面的形象,對與自己關係不大的人,則不太在乎他們的看法和感受。      中國人是把面子和尊嚴聯繫在一起的。面子是從他人那裏獲得的尊嚴,面子一方面代表了自己的社會形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個體的社會地位。所以,面子是越大越好。人們透過人情和各種社會交換手段來獲取、維護和提高自己的面子,也透過權力來確認和鞏固自己的面子。      人情和面子是中國人核心的人際關係準則。這關乎榮譽和利益的面子,其實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同樣是要飯,乞丐讓人鄙夷,而和尚化緣卻受人尊重,很多達官顯貴和富商巨賈,甚至主動把錢送到寺廟裏,還要尊稱人家師父。後者這飯,要的實在有面子。      在中國,權力和人情在面子文化上得到了高度的集中。你的社會地位、你的生活狀況、你的精神形態,都是你面子的直接寫照。因此說,面子是中國文化的精髓所在,它的本質,就是名譽與利益的終極博弈。只有認清面子的本質,掌握高深的面子功夫,你才能在這場終極博弈中佔據優勢。
三、一種功夫:面子絕學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所謂「面子」,是指個人在社會上有所成就而獲得的社會地位或聲望。所謂面子功夫,其實就是一種「印象整飾」的行為,是個人為了讓別人對自己產生某些特定印象,故意做給別人看的行為。「面子功夫」就像是做給關係網內其他人看的「前臺行為」。個人對關係網內其他人做「面子功夫」,就像在舞臺上演戲一樣,他會刻意地安排他和別人交往時的情況背景,修飾他在別人面前的服裝儀表和行為舉止,期望在別人心目中塑造出某種特定的形象。譬如在客廳裏懸掛名人字畫,身上佩戴要人送的裝飾品等等,都是所謂的「面子功夫」。   1. 準確判斷面子的價值      既然面子說到底是名譽與利益的一種終極博弈,那麼,準確判斷面子的價值就非常必要,就是要知道什麼時候爭面子、爭什麼面子,對維護自己的尊嚴和利益最有好處。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謀大事者不拘小節」,才能把自己的面子做強、做大。      面子問題的確不能輕看!把面子問題看輕了,不是脊樑斷了,就是骨裏缺鈣,就會為人所不齒!汪精衛甘當漢奸,不僅僅是自己不要面子,連老祖宗的面子也給丟盡了,以致落得個千載罵名!晏子使楚,楚王讓他「狗門入」,意欲羞辱。不料晏子卻以一句「出使狗國,方能從狗門入」的話,反向羞辱了楚王。這不僅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更重要的保全了齊國的尊嚴,所以贏得了萬代景仰。      然而,也不能把面子問題看得太重了!在不該愛面子的時候愛面子,這恰恰是件很丟面子的事!魯迅筆下的阿Q老兄、孔乙己老先生,是愛面子的典型,但丟了大臉的正是他們!現實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他們因為一句「丟面子」的閒言碎語而雞爭鵝鬥,甚至不惜以命相抵,這更是愚蠢之舉!因為無論是說服了別人,還是被別人說服了,或者誰都沒能說服誰,都是很丟面子的事。再者,命都不存在了,面子又放在哪裡呢?      其實,面子要不要講,值不值得去爭,關鍵是看事情的「面子價值」。      歷史上,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保全民族的面子,用實際行動贏得了人們的讚譽。例如,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兵敗被俘的南宋大臣文天祥,都是不為金錢所動,只顧「面子」的英雄好漢。當代著名畫家徐悲鴻在法國留學時,一個同班的洋學生嘲笑說:「中國人都是蠢貨,就是送到天堂去深造,也成不了才。」這句話深深地刺痛了徐悲鴻的心,於是他發奮讀書,努力學畫,在一九二四年國際油畫展覽中,徐悲鴻的畫震驚巴黎,為中國掙回了面子。就連當年那個洋學生,也不得不甘拜下風。但有些人太看重自己的面子,於是造成不堪設想的後果。當年叱吒風雲的西楚霸王項羽,兵敗烏江,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而自刎身亡,這就是太重面子,導致了項羽草率的結束了自己的性命。      如此看來,如果事關國家、集體的榮譽,或者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當權益,為揚正氣、樹道德、正法紀,那這個面子就一定要講、要爭,否則就是「窩囊廢」。如果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雞毛蒜皮的事,如同事來往中的糾葛,朋友相處中的矛盾等,那這個「面子」就不必再費精力了,因為爭這樣的面子,一來會影響人際關係,二來給人小肚雞腸之嫌,讓人瞧不起,反而沒面子。遇到這類的「面子」問題時,就想到從尊重對方面子以維護人際關係的立場出發來處理,要懂得「給人面子,也是給自己面子」。      所以,面子固然很重要,值得人們全力以赴維護,但同時也得想一想,什麼樣的面子才是真正要維護的?有沒有價值?該怎樣去維護?否則,不僅贏不來面子,反而可能會丟掉其他的面子。   2. 從結果而不是從過程中找面子      因為沒有人會無緣無故地給你面子,所以你不可能與生俱來就很有面子,而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掙來面子。這過程註定是辛酸的,有時甚至是讓人很沒面子的。可是,我們要意識到,這只是過程而已。我們要看重結果,通過自己的智慧,通過自己的努力,我們總有一天會很有面子的。      事情常常是這樣的。面子是不好意思;面子是做事的障礙;面子是寫在外面、讓人無法面對的東西。到底面子該不該要,我們認為,為了成就一番事業,這面子還是不要的好,何必死要面子活受罪。      當然,也不是教人厚顏無恥,這是實實在在的心理的一絲恐懼和障礙。第一次面試沒有成功,就不敢第二次進這個門,因為總覺得見到熟人不好意思;第一次合作談判毀約,如果有些後悔,就抹不開面子,沒法開口進行第二次合作;屢次考試沒有成功,不敢對人說實話,覺得丟人,其實如果實話實說,或許能從別人那裏得到些「秘訣」EF。諸如此類的面子問題不勝枚舉,這的確是擺在人成功面前的障礙,說到底,不要這樣的「面子」,那該要什麼?      要尊嚴!      什麼是尊嚴?就是做人的尊嚴;成功的尊嚴;讓人感歎佩服的尊嚴。當你第一次面試沒有成功,沒有人說什麼。如果第二次、第三次面試沒有成功,人們會佩服你,而不去看你的失敗,還有可能認為是一種美談;如果你和別人合作談判毀約,應該馬上意識到這是一種失策,而努力促成第二次合作,這樣別人會翹起大拇指誇你聰明;假使你屢考不過,但最終經過努力和別人的幫助過了,在別人眼中,你是個毅力非凡的人。    這就是面子與尊嚴的關係,說了這些後,就應該清楚了,到底是要面子、還是要尊嚴。      李陽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大名人了,還上了二○○二年的春節聯歡晚會,真是風光得很。可是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李陽原先也是「不過如此」!      他少年時代是一個很內向的人,用最常見的話說就是怕生。他已經十幾歲了,親戚朋友還不知道李家有這樣一個孩子,用醜小鴨來形容他是最恰當的。      他說,小的時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完成不了作業,因此,經常被老師罰站,每次都只好低聲認錯,可是第二天又故伎重演。      值得慶幸的是,李陽多次向父母提出退學,但由於父母的勸導沒有退成,他勉強熬到了高中畢業,居然還考上了蘭州大學力學系──看來他並不蠢。可是就在大學裏,李陽還是渾渾噩噩的,沒有改變自己的形象。按照學校規定,曠課七十節就要被勒令退學,可是他很快就超過了一百節,因此差點被蘭州大學請出校門。   那麼,李陽的英語是不是特別好呢?      不是!誰能相信今天的英語教師,當年曾經是連「六十分萬歲」都辦不到,常常都要補考才能過關的人。      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必須參加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否則學位證書就危險了。讀大學為什麼?不就弄一張文憑嗎?可是過不了四級。      這次他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打起精神,如今要集中精力去學習英語。他本來是一個懶散慣了的人,如今要集中精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集中精力,他乾脆跑到蘭州大學校園裏的烈士亭上放開歌喉,大聲背誦起English is…..來。這一聲大喊不要緊,喊出了李陽的靈感來;這樣不僅不容易思想開小差,效果還不錯!      他就這樣「吼」了幾個星期,居然還「吼」出了信心與膽子出來,說出來的英語居然像模像樣的。知道他底細的同學都感到驚奇,急忙向他「請教」怪招,李陽此時已經隱隱約約地感到了這可能是一種奇妙的辦法,雖然說不出什麼,但是他決心這樣幹下去。      從此以後,只要有時間,李陽就像瘋子似的,在烈士亭等地方大喊大叫,不管是颳風還是下雨,不管是晴天,還是沙塵天。有時候,為了增加自己的膽量,他居然穿著四十六號的特大美國勞工鞋,肥大的褲子,戴著耳機,在蘭州大學聲嘶力竭地喊叫。      不管別人怎麼看他,他就是我行我素。他就這樣複述了十本左右英語原著,在四級考試中得了個第二。      最令他恐懼的英語,給他帶來了成功的喜悅,他的瘋狂英語就這樣走出蘭州大學,走出甘肅,走向全國。      李陽有句格言:「I enjoy losing face!」(我喜歡丟臉)。李陽的經歷,就是一個放下面子、獲得尊嚴的經歷。      做人不要太愛面子,但是絕對不能沒有尊嚴。尊嚴是人活著的動力,尊嚴是人活著的意義。當你面前充滿很多危險時,面子很多時候只會給你帶來傷害,而尊嚴卻會成為你成功的推動力。      我們要從別人的經歷和自己的生活中,獲得做人的真正意義,知道人的一生不要僅為面子而生活,要想活得自由灑脫,還是不要為那張面子去讓自己活受罪。這樣,我們反而會輕鬆地成長,愉快地發展,生活和事業都會有起色,結果自然就會有面子。   3. 用面子引導別人的思路      每個人都要面子,不同的人面子後面,有不同的精神世界。我們要學會通過他的面子認識他的靈魂,更要學會用面子引導別人的思路,從而促進自己的發展,增強自己的實力,做大自己的面子。      人生在世,「名」最為緊要。為了顏面,人可以傾家蕩產「打腫臉充胖子」。傷了面子,人會和你結仇,意圖報復;給了體面,則會豁出一條命,「士為知己者死」。誰要忽視了顏面問題,他自己也斷不會混得有頭有臉,不去尊重別人,誰會給你好臉。給人面子是領導者專用術,不是上司,沒有「賞」別人臉的資格。有了資格,便無須恭維、討好,只須稍加表示,便會讓人受寵若驚,鮮有失靈。我們應強調,給人面子者不可與人過於親近。親近滋生輕慢,令人喪失神秘,且缺點也會明顯。給人面子,最難之處便在於在威嚴和親近間求得微妙平衡,此所謂「遠了不親,近了不敬」。      士為知己者死      某先生有一個故事:我們家屬院裏,有一個孤零零的看門房的老頭。因為頭是光禿禿的,所以,大大小小出出進進的人都叫他「禿二爺」。禿二爺是個老來樂,脾氣和人緣又是找不見的好,所以有人叫他,他就只顧咧開沒了牙的嘴樂。我的兒子才八歲,也跟我一樣叫「禿二爺」。他也樂。      忽一日,好端端的禿二爺就病倒了,而且再也沒有起來。      臨終時,許多人都去病榻前看他。想起他為這個家屬院看了三十年大門,每個人幾乎都有過深夜把他從被窩裏叫醒,或者託他看管小孩、傳個口信什麼的經歷,所以,看他的人都把自己當成了他的兒女。有人當即拿出紙筆,想記錄他有什麼遺囑,禿二爺已沒了幾多氣力,他連連搖頭,這一搖頭,禿二爺的分量在人心裏更重了。圍著的人熱淚津津地再問,語音裏有了杜鵑啼血的虔誠。人們逼急了,禿二爺就斷斷續續地說:「如…如果…給…開…追悼會,就…別…別忘…了…」禿二爺嘴裏沒聲了,眼快的人就趕忙把紙筆遞過去,禿二爺在一張白紙上,顫顫巍巍寫下了五個笨拙的大字:我叫張長生。然後,筆落在地上,斷氣了。      一個人活在世上,有的時候為了名,可以捨利、可以忘生。掌握這一點,對於處理人情關係至關重要,無往不利。      有一次,齊威王和魏惠王一起到野外打獵。魏惠王問:「齊國有寶貝嗎?」齊威王答道:「沒有。」魏惠王聽後,得意地說:「我的國家雖小,尚且有直徑一寸大的珍珠,光照車前車後十二輛車,這樣的珠子共有十顆,難道憑齊國如此大國,竟沒有寶貝?」      齊威王別有意味地回答道:「我用以確定寶貝之標準與您不同。我有個大臣叫檀,派他守南城,楚國人就不敢來犯,泅水流域的十二個諸侯都來朝拜我國。我有個大臣叫盼子,派他守高唐,趙國人就不敢東來黃河捕魚。我有個官吏叫黔夫,派他守徐州,燕國人對著徐州的北門祭拜求福,趙國人對著徐州的西門祭拜求福,遷移而求從屬齊國的有七千多戶。我有個大臣叫種首,派他警備盜賊,做到了道不拾遺。這四個大臣,他們的光輝將光照千里,豈只十二輛車呢?」      這段話既是對魏惠王有力的回答,使他羞愧難言,同時更是對自己臣下的極好讚揚。正是通過諸如此類巧妙得當的讚揚,齊威王在籠絡人心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使一大批諸如田忌、孫臏、淳於登等傑出人才心服口服,心甘情願地為其效勞。於是,齊國大治,出現了「坐朝廷之上,四國朝之」的局面。      在現代社會中,這種做法仍有實用價值。因為人的社會性,決定了人需要得到他人和社會的承認與肯定,而你發自肺腑,恰如其分地給予讚揚,是對別人熱情的關注、誠摯的友愛、慷慨的給予和由衷的承認,必然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和引發感激的心理效應,甚至他會把你當成知己,於是乎,會發生類似「士為知己者死」的效應。我們中國人的尊嚴,常常就是面子問題,不給面子或沒面子,經常會引起憤怒及衝突。許多人為了面子常做些「打腫臉充胖子」的事,結婚時往往一方面發佈一切從簡,一方面卻傾家蕩產地敬治喜筵,惟恐別人不知,更怕人家不來。因為這一切都與面子有關,心中儘管暗暗叫苦,臉上卻要一團春風。

Vlerësime dhe komente

5,0
1 koment

Vlerëso këtë libër elektronik

Na trego se çfarë mendon.

Informacione për leximin

Telefona inteligjentë dhe tabletë
Instalo aplikacionin "Librat e Google Play" për Android dhe iPad/iPhone. Ai sinkronizohet automatikisht me llogarinë tënde dhe të lejon të lexosh online dhe offline kudo që të ndodhesh.
Laptopë dhe kompjuterë
Mund të dëgjosh librat me audio të blerë në Google Play duke përdorur shfletuesin e uebit të kompjuterit.
Lexuesit elektronikë dhe pajisjet e tjera
Për të lexuar në pajisjet me bojë elektronike si p.sh. lexuesit e librave elektronikë Kobo, do të të duhet të shkarkosh një skedar dhe ta transferosh atë te pajisja jote. Ndiq udhëzimet e detajuara në Qendrën e ndihmës për të transferuar skedarët te lexuesit e mbështetur të librave elektronik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