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漠黃沙中,絲綢之路迆邐千里,敦煌如天外墜落的明珠,溢光流彩。《漢書.地理志》曰:「敦,大也。煌,盛也」,唐地理學家李吉甫:「敦,大也,以其開廣西域,故以盛名。」自漢武帝設郡以來,敦煌成為通往西域的關口,不僅是歐亞大陸的十字路口,亦是古今交錯的節點。1900年,敦煌藏經洞被發現,如時空膠囊乍然開啟,數以萬計的文書、絹畫讓古代敦煌重現於世人眼前。
由絲綢之路的廣大視野為始,大英博物館「八方絲路:萬里共風華」特展道出敦煌於東西網絡中的重要意義;大英圖書館「絲路綠洲:古代敦煌生活」特展,藉藏經洞文獻再現古代西域的生活片羽。立基宗教,石窟內的雕塑、壁畫、絹畫,為信仰與世變留痕,更成為後人源源不絕的創作泉源,奪胎換骨,走向現代。
◎Editorial 編輯手記
4 日升之刻,打開石室寶藏|藍玉琦
◎Note 藝文
10 藝訊板塊|編輯部
◎Special Report 專題
14 絲綢之路上的敦煌|編輯部
16 八方絲路──大英博物館特展導賞|陸於平
24 開啟藏經洞的時空膠囊──大英圖書館「絲路綠洲:古代敦煌生活」特展|林逸欣
34 地獄傳說──敦煌「披帽地藏」之文本與圖像|簡佩琦
44 異域新風入畫圖──張大千1941至1943年在甘肅、青海的交遊與創作|瞿朝禎
◎Seasonal Story 季節故事
52 趙師雄醉憩梅花下|江采蘋
◎Exhibition 展覽
54 二大陶瓷殿堂的至寶競豔──上海博物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交流特展|小林仁
60 從天皇御所到佛教殿堂──東博「舊嵯峨御所大覺寺」特別展|救仁鄉秀明
64 煙火與雲霞:從虛白齋藏品看明清文人的仕隱殊途──香港藝術館「古文青生涯規劃─虛白齋藏中國書畫選」|李浩祥
◎Connoisseurship 鑑賞
70 臺大「傅園」傅斯年校長墓碑為何人題寫?──兼談陳含光與溥心畬間的遺民情懷雜想|羅啟倫
78 落花已隨流水遠,山窗聊復伴讀書──淺談中日之間兩築「梅花書屋」的收藏往事|唐寧
86 日本古美術的近代發現──鹽月桃甫的臺灣東海岸〈聖眾來迎〉|劉錡豫
◎Brushwork 畫品
90 五易寒暑:文徵明〈關山積雪圖〉|何炎泉
◎Reading 開卷
94 藝術作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林素幸《美麗的書來自臺灣:近代臺灣的書物裝幀》|余玉琦
◎Calendar 展訊
98 本月展訊|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