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西部河川河槽作為地下水補注區可行性分析

· 中華民國政府出版品
電子書
350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摘要 本計畫以台灣西部七個地下水區為研究地區與評估對象,包括台北盆地、桃園中壢台地、新竹苗栗地區、臺中地區、濁水溪沖積扇、嘉南平原及屏東平原。 2007~2010年第一含水層水位觀測站之年平均水位紀錄顯示,西部地下水區地下水主要由上游山區補注後向沿海流動,豐水期水位上升、枯水期下降,若歷年降雨量增加則平均水位提高。 由流通係數、河床質、河水位、河床高程、地下水位及水平衡分析結果顯示河水補注地下水區之單位面積補注量大且河槽入滲補注地下水佳者包括有: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濁水溪、高屏溪等五條河川為主要補注河川。 考慮河川補注特性與地下水環境現況,依是否為主要補注河川、單位面積補注量、是否流經地下水管制區或嚴重地層下陷區三項評分因子排定補注優先順序依序為濁水溪、高屏溪、烏溪、大甲溪、東港溪、大安溪、北港溪、朴子溪、八掌溪、急水溪。 考慮河段補注特性與地下水環境現況,依中值粒徑、流通係數、地下水位高度、抽補強度、流經地下水管制區距離、流經嚴重地層下陷距離、位於扇頂區進行潛能河段補注優先性評分,前三大河段分別為濁水溪溪州二水鄉段、北港溪大埤虎尾段、朴子溪太保嘉義西區段。 增加河川河槽入滲補注地下水之工程方法有:挖深河槽、設置簡易土堤、取淺層地下水配合補注井、河槽補注井。本計畫規劃於北港溪大埤虎尾段與朴子溪太保嘉義西區段設置簡易土堤,提高枯水期河水位,增加河槽入滲,其益本比皆大於1顯示具開發價值。 關鍵字:河槽、地下水、補注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