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懷哲自傳:我的生活與思想

· 商周出版
电子书
317

关于此电子书

道德殞落的時代

喚醒人類無私之愛的偉大經典

「非洲之父」史懷哲傳奇的一生

—————————

◤中文世界唯一德文直譯本◢

 

★一九五二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

★美國前總統卡特、愛因斯坦、羅素、李開復……無數名人推薦

★人道精神、反核武、環境保護、關懷弱勢,完整呈現史懷哲思想的鉅作

 

史懷哲,這位集哲學、神學、醫學、音樂專業於一身的才子,是全世界公認的二十世紀傳奇人物。

 

二十一歲那年他下定決心,三十歲前把生命獻給傳教、教書與音樂,三十歲之後則奉獻給全人類。三十八歲時,他放棄了神學與音樂領域上獲得的成就,在拿到醫學博士學位後即前往非洲,從此將五十多年的歲月奉獻在醫療服務,最後也安息在非洲的土地上。

 

在書中,史懷哲不僅細述個人的生活歷程,也對當代道德思想、科技文明等議題有所批判。讀者於字裡行間不時能感受到史懷哲流露的悲憫精神,更令人動容的是他的哲學觀,後來也發展為其一生的核心思想,他稱之為「敬畏生命」。

 

▌醫學之外,

 你可能不知道的史懷哲──


♫│音樂成就

史懷哲自小即有相當高的音樂天分,七歲就能為合唱歌曲編寫和聲,八歲學習彈奏管風琴,成年後更成為一位著名的管風琴師。此外基於對巴哈音樂的熱忱,他也研究音樂理論並撰寫相關著作,甚至曾經引發一股管風琴彈奏方式的改革風潮。


💡│哲學成就

史懷哲於二十多歲就已獲得哲學學位,其後更發展出獨創的思想即「敬畏生命」──對每個生命給予同樣的尊敬與肯定,並將此概念真正地付諸行動。他認為如果一個文明不以肯定生命為基礎,勢必會漸漸腐化與衰頹。藉由此概念,他「希望幫助他人經由思考變得更好、內在精神更加豐富,這是我對自己在這世界存在的意義與使命的定位」。


✝│神學成就

史懷哲年輕時曾經出版《耶穌生平研究史》一書,並因此獲得頗高的聲譽。在書中他以嶄新的歷史觀點,重新詮釋耶穌的形象及其一生,其後該書成為聖經研究領域中的重要作品。

 

▌精彩內容搶先讀──

# 每個人都有能力以他本身的條件,竭力對他人實踐真正的人道,而這正是決定人類未來的關鍵。

 

# 肯定生命是一種精神態度,它讓人不再得過且過地過日子,也讓人開始對自己的生命懷有敬畏,希望能使生命產生真正的價值。

 

# 所有倫理學的論述至今為止犯下的最大錯誤,就是認為它只需探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事實上,倫理也牽涉到人以何種態度面對世界及所有出現在他周遭的生命。只有在認定植物和動物這些生命也跟人同樣神聖,並願意投身幫助處於困境的生命時,人的行為才是符合倫理的。

 

# 一旦人開始思索自己生命的奧祕及自己與世間萬物的關係,唯一的結果便是:對自己的與周遭的生命產生敬畏,並身體力行這種敬畏。從各方面來說,他的存在會因此變得比為自己而活更辛苦,但同時卻也更豐富、更美好且更快樂。

 

各方推薦

小劉醫師│外科作家

朱為民│臺中榮民總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主任

呂紹達│北長庚醫師聯誼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李佩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林其和│成大醫學院名譽教授、義大醫院講座級特聘顧問

邱泰源│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徐超斌│醫療財團法人南迴基金會執行長

張上淳│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許慧貞│教育部閱讀史懷哲獎得主

陳亮恭│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陳建仁│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民國第十四任副總統

黃榮村│考試院院長、前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蔣寶玲│財團法人基督教史懷哲宣道會執行長

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奬得主

(依姓名筆畫排序)

 

「在這本筆觸生動的自傳裡,我們不時可以看見史懷哲散發著無私之愛的光芒,以及對生命的敬畏。在現今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史懷哲的言行無疑是我們最好的榜樣。」

──呂紹達/北長庚醫師聯誼會理事長、中華民國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副秘書長


「本書不僅記錄史懷哲人生各階段的故事,也忠實呈現他備受世人推崇的偉大心靈與思想是如何形成的,特別在當今社會更能彰顯出其人道關懷的價值。」

──張上淳/國立臺灣大學副校長


「四個博士學位的史懷哲遠赴蘭巴倫,人道關懷無我奉獻,體現敬畏生命的倫理觀,諾貝爾和平獎金轉手捐獻興建醫院,誠哉萬世醫者風範!」

──陳亮恭/臺北榮民總醫院高齡醫學中心主任


「神學、哲學、音樂與醫學博士的叢林醫師史懷哲,是二十世紀的光輝。他見證了愛與生命的信念,為人類帶來希望!」

──陳建仁/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民國第十四任副總統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