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人生的33種覺醒:找到內在無限自我的鑰匙

· 幸福箴言 Book 7 · 華夏出版
Ebook
22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改變人生的33種覺醒

想法無限,自己就可以無限。 相信自己,就能積極、快樂; 全力發揮潛能,心想就會事成!

在道家思想裡,沒有什麼是高、低、長、短。當我們外出旅行時,我們可以說旅途很遙遠,因為從A到B要花四個小時,但若與發射人造衛星上火星相比,卻一點也不遠;而上火星,若要與到仙女座的銀河系相比,那更是小巫見大巫。 

拋棄一切高、低、好、壞的定義,是理解無限自我的第一步。這可能會使自我本位感到氣餒,因為他喜歡「我的身體」、「我的人」、「我的房子」、「我的汽車」這類的觀點。若以嚴格的物理角度來看,這是事實,但在意識的層面,你的能量遠遠超越「我的身體」、「我的生命」、「我的汽車」這些概念。 

當你擴展你的心,突破並放下自我,將視自己為一個無所不在、永恆不朽的個體,是一個以四海為家的世界公民,無時空限制、永生不朽。這表示你只是借用現在這個體內存在;在降臨這世界之前,你已存在;離開世界之後,你依然存在。

我可以是無限的!

       

古老的33深刻覺醒 人的「三十三種能量」是一門古老的學問,源自古中國的道家思想。據說這「三十三種能量」從宇宙傳輸到我們這個空間,有點像一條光束建造的高速公路,讓芸芸眾生得以從現世的情緒及思考模式中跳脫,達到另一個更高的意識境地。 當我從導師那兒接觸到這個概念時,覺得這門學問並不容易理解,最好是將它想像成一條由數支繩股交錯纏繞而成的繩索,而這能量便如繩索般,緊緊交纏每個人的三十三股光波。事實上,這些能量存在我們四周,在生命意義的探索歷程中,給予我們啟示和幫助,讓我們能整合所有的能量。一旦這些探索和整合持續養成一段時間,這「三十三種能量」便不再是外在糾結的繩股,而成為內在的能源。 透過了解這「三十三種能量」,我發現這套學說的「密門訣竅」並不是什麼偉大的魔法或邪術,而是一種「超越」的能力。一旦你能超脫世俗的情緒及思考模式,並可以拋棄本位主義的自私與無情,擁有內在的無限自我,而這些能量才會逐漸降臨。 隨著知覺力的發達,不可思議的事件會經常發生在你四周,但這並不是靈修的重點;試圖擁有更超然精神力量的目的,在於它能使你從情緒的憂慮不安中自我釋放,並教導你的親朋好友獲得自由,這才是我夢寐以求和最適切的美好方式。 數年前,我決定主持一個周末研討會,教授這些使我受益匪淺的「三十三種能量」學,我對我能將這些生澀難懂,曾經風靡一時的學說,轉變成可以幫助人們切實可行的能力,相當具有自信。於是我在華盛頓一家高級酒店預定會場,寄發宣導手冊,期待這一百二十位與會者到訪。 在構思研討會的演講內容時,我將前十個實行步驟逐一寫在小提示卡上,但當我寫到第十一個步驟時,腦筋突然一片空白。那時清晨七點半,我在旅館的房間裡感到一陣恐慌,因為研討會預定在九點揭幕。 即使我傾力嘗試,仍然沒辦法從步驟十順利進行到最後,雖然我知道整個歷程為何。 我就快上台了,卻對這個研討會心生不明究裡的恐懼感。 我對自己說:「笨蛋,放輕鬆點!」距離九點只剩二十分鐘,我卻依舊不得其解。我想,如果這種能量是確實的,它一定會釋義成人類語言;如果這個能量沒有確實性,壓根兒不用試著去數它。 我拿了幾張旅館的信箋,平靜的向守護我們的神明祈禱:「神啊!大哥、大姊們!還有三十三大能量的護法守衛,請快點給我一點提示,否則我真的糗大了!」 然後,奇蹟出現了!我的思緒不斷翻騰,而手底下的文字不停流動:步驟十一、十二、十三……一個個接踵而至,直到步驟三十三。本書便是從十四年前,神賜般的研討會手稿整理而成。 有時,我會發現重新復習我曾熟知的知識是很有用的。以較高的意識重新思考一些簡易的事物,你會發現它們並不如你原先以為的簡單。你會記起一些你已遺忘的、一些新的、更深入的觀點,來印證並強固你原先已知的部分。 倘若你不曾接觸過我的作品,這些將會是全新的資訊,期望能對你有所幫助。這些資訊曾經幫助過許多人,如果你領悟這套學說,並身體力行,它將提升你的能力,讓你有更深刻的覺醒,並釋放自己。最後你將通過一道門檻而橫跨兩個世界:世俗的,和另一個更寬廣無垠,與我們所處世界並行不悖的精神世界。 當然,你必須有改變和成長的欲望,而這樣的欲念來自「負面」的狀態,比方你對所處環境的現況或人際關係極不滿意,你極度渴望跳脫現狀展現新契機。 有時,這樣的契機便出現在我們四周,這在電影工業中我們稱之為「急轉直下的劇情安排」;在電影開演的二十分鐘後,一件突發的意外將劇情引到另一個方向。當你生活現存的能量已變質用罄,內心世界的情緒、感情及不滿的情緒,都將成為你生命「急轉直下」的轉捩點。 一般來說,當自我本位能夠自滿自足時,它不會考量到性靈、自我修練、信仰模式或其他心靈探索。通常,我們會藉由意外來逃避現實;有時,我們的意外,是因自我本位失衡而產生的。所以,我們應避免情緒失控。 說穿了,我們都是永恆的,而所有正面和負面的事件,都只是從自我本位過渡到靈魂歷程中的小插曲,只是有些人懂得抄小路、走捷徑罷了。

     

31.做個單純的自己 心靈探索,指的就是從自我本位進化到靈魂的神聖歷程。我相信在你決定追求無限自我時,有一股特別的內在能量會同時出現,你可以將其稱之為「引導之光」、「大天使」或是「直覺」。 那就像你在向上探求,決定要變得更多,於是有一股無形的力量灌注到你體內。我相信在你探索內在的過程,會加入一股來自外太空,非常古老、神聖、超越時空的能量,讓你有能力超脫。 在你冥想的同時,呼喚「心靈」給你力量,感到它進入你的生命裡,向你顯示一些事情。我非常敬重這個能力,它會形成一座橋樑,讓你從這個世界進入到內在世界,和無限自我的內在空間。 每個人在世上的最後一趟旅程,就是要達到他們內心深處,而不是自我本位。 「探索」是要你召喚生命中的神聖能量,要幫助你擺脫今世的情緒問題。 擺脫所有的標記,擁抱自己 當你進入精神修練的階段,你開始冥想、斷食,經過我們之前談過的三十個步驟,你開始削減自我本位的能力,而你真正做到的,是讓個性的稜角消失,讓你的思緒更具彈性,讓你的情緒更快樂自在,擴大你的接受領域,解放你的身心。 如果在你的歷程中,發現你有病態的想法,並且覺得你好像快要死掉,或者快要崩潰了,你必須認知這一切都只是人生過程中的一部分,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覺,是因為自我本位的世界正在融化,因為自我本位感到被藐視和悲哀。 研討會中有人對我描述過,他們覺得自己有一部分正在消失,就像一塊浮冰,正在融解、破碎而後流失。每一個你消失的部分,都會讓你變得更輕盈、更具靈性,你的能量以及知覺都會成長。 在《改變之風》中,我曾提到耶穌受難的十字架,可以當作「自我本位」之死的悲痛象徵。 你必須把自己送走,才能再把自己找回來。在耶穌的故事裡,我們將祂視為我們身體裡的光明,有著必須受死的「個性」和「自我本位」,並在三天後復活。 所以,耶穌在十字架上掛了三天,三天之後他復活了,接受並擁抱靈魂,就在那個時候,他成為基督,受聖靈感召而超脫。 你要進行的過程和這個也大致相同,你的能量會提昇,你會發現自己擁有光輝的個人能力,好像你可以對人施展魔法,他們會想跟隨你,奉你為神。但你還是得殺了自我本位,才能到達靜謐的時刻。 此時你與無限自我,以及你內在靈魂的「陰」一同遁世,當它從永恆寂靜的修養中醒來,回到屬於他的地方,你會飛升到另一個層次,且不會死,你還活在身體裡,存在亦不存在,人亦無人,超越痛苦與困惑,進入純樸的清明,對一般人英雄式的進化毫不感興趣。 「探索」要你接受這個歷程,其次要你了解到一旦決心進化,你要殺掉你的個性,但這並不表示從此你將毫無個性,沒有記憶,或不能做自己,而是你將抹煞掉個性在你心裡的主宰權,並開始以一個完全不同的眼光來看這個世界。 你會藉由知覺的光,在你日常生活中點亮,讓你看到世界進化的真實狀態,你會看到它美麗的一面,而不是它要讓自我本位看到的那個部分。這個過程將完全轉化你的態度、情緒、理智、心理和靈性,也會改變你的身體。你越具靈性,身體裡的細胞就會振盪得越快,也會越快治療並保養自己。 對我而言,生命的轉捩點,就在我開始放棄個人性格特質的時候。我的父親是英國人,母親來自西西里。當我還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時,我真的很「西西里」,住在倫敦郊區,牛仔褲的生意也做得不錯。那些年犯罪事件層出不窮,而我早已習慣周遭生活:蠻橫的地頭蛇、保鑣、女人,以及其他各式各樣的人。 有一天,我醒來了,思索著:「我在非洲出生,在英國受教育,我並不是西西里人啊!我姓史,而不是科萊歐尼。我幹嘛要這麼做?真是可笑。」 我就是這麼把西西里給丟掉了。在那個時代,我有一頂走到哪兒就戴到哪兒的黑帽子,我給它倒了一整瓶白蘭地,放一把火,燒了。這是我釋放我身上西西里的儀式。 我想「探索」就在你可以走出「我是愛爾蘭人、我是新教徒、我是女生、我老、我還年輕……」的種種定義,你只是個靈魂,是永恆的,只是剛好裝在愛爾蘭新生兒的身體裡。 當你開始「探索」時,會有一股至高無上的力量,灌注到你的體內,讓你認識、接受並釋放自己,從而獲得心靈上的自由。 32.你的「變」開始作用 「融會貫通」就是力量的整合。你身體散發出來的,是一般肉眼無法辨識到的能量,但它確實存在那兒。我比較喜歡用「微光」來形容,也有人稱之為「奧妙的身體」,但不含任何因果關係在裡面,而是你身體裡流動的電磁能總和。在正常情況下,一般肉眼無法察覺到它,但你可以訓練自己,只要能運用你的「周邊知覺」,就能看到它。 幾千年來,我們已經失去大部分眼角的細胞,因為我們不需要周邊知覺,讓我們在野地裡保持安全。你可以喚醒這些沉睡的細胞,讓它們變得有用,只要你不斷問自己:「我的左邊有什麼?我的右邊有什麼?」然後以不轉動你的眼睛試著去看,這可以使你眼角的視網膜開始運作。 你的眼睛中有兩種細胞,在你眼睛中心的稱為視網膜錐,而另一種比視網膜錐更為敏銳的,就叫做視網膜桿。 眼角餘光就是利用這些視網膜桿看到的。它們雖然是色盲,但還是具有光感,只要你練習,張開雙臂擁抱你的左右兩側,並將它們朝你的背後移動,注意它們在你視線中消失的時刻。經由你不斷側看來擴展你的視野,幾個月後,你的餘光就會重新啟動。 喚醒沉睡中的知覺 只要是人,四周都有「微光」從他的身上散發出來,反應他的情緒、思考模式以及生理能量,就像蒸氣一樣圍繞著他們。 但這又不像蒸氣,因為微光移動得很快,像閃電一樣,左右不定的燃燒著能量。 當你回歸到你的心中,「微光」會整合,經由理智和情感修練、生理的控制,經由了解你自己是無限感覺,突然間,「微光」便有所界定。這會讓你遠離部落情緒,因為你一個人的時候,你的能量並不會感受到,自己所在的是一個特定的地方,與其他人所處的世界完全不同,並且距離遙遠。 現在你和其他人的世界之間,有一道「微光」的鴻溝,「融會貫通」就是起因於那道鴻溝的存在。你內在的各種成分開始組合,而其他已界定好的也都水到渠成。 超越自我 現今,你的內在對話已經具有反叛性和負面性。因為缺乏安全感,以及我們自童年以來所受的安排、所累積的經驗。 幾乎所有人都有負面的內在對話,因此當有人說:「我想在三個星期內,於豪華大酒店舉辦一場座談會。」 理智會告訴你:「這不好吧!你會得不償失,而且,你也沒有辦法付諸實行。」你雖感覺不錯,但你的自我本位拒絕。這可說是內在永恆的矛盾。 人生旅途中有一站叫做「融會貫通」,當你的「探索」超過一個關鍵性的速度,你已做好自修的工作,控制好你的情緒,歷經所有的低潮,完成發現自我的過程。經過多年來你對理智的訓練,突然間,有個細胞發生突變,你的內在對話會從負面轉為正面。 就像你是一個磁場,從負極歸零,並突然轉成正極,就如同洪荒時代地球的磁性一樣。在「融會貫通」的同時,這種轉換也在進行著。屆時你會更具靈性,你絕大部分是靈魂,只有少部分的身體和一點個性,這就是「融會貫通」,此時你的內心會變成正面的對話。 你會一覺醒來考慮:「我三週內要舉辦一場研討會,我不確定這行不行得通,我也懷疑我是否找得到這麼多人,我甚至不知道這會不會花很多錢。」但你的內在對話會說:「好,就這麼辦。行得通的,投資下去。」就這樣,一切都船到橋頭自然直,成功的辦下去。 「融會貫通」是個偉大的時刻,那是當你感受到所有能力都已完全整合的時候,你可以昂首闊步的說:「我就是這樣,而且我接受這樣。」並且言出必行,它將永遠和你所有的感覺產生共鳴。你的身上不會有任何一部分反對你說:「不,你才不是那樣呢!」 「融會貫通」會讓你看到一般情形下看不到的廣闊世界,因此「融會貫通」是在「探索」完成後產生。在這之後,還會有另一股力量進入你的身體,而這能量是由「探索」和「融會貫通」混合迸發出不同的能量。 33.未可名的境界 「得道」是難以理解的,因為它已經超越心智、潛意識以及理智,超越我們所謂地球的演進,存在亦不存在。 試圖將其以文字描述是無益的,就像《道德經》的開宗明義章所言:「道可道,非常道。」但被定義的頓悟不是頓悟,可被描述的靈性也不是人性,你能定義的哲學,也不是完整的哲學,因為說穿了,哲學是一種感覺和一種概念。 「得道」在人類的進化之外,超越並身處在另一個世界,而這個不可計數的空間,正滲透在我們所處的世界裡:我們所謂「人性」的生理經驗,是一個分子、一種思考模式,此外還有一種超越心智的能量。 心靈桃花園 人類擁有的三十三種能量,可以共同組合成一股單一而完整的能量。想像一下三十三條交互纏繞的線,當你將它們扭轉時,便可以得到一條繩子。 這三十三種能量是我們進化的一部分,它是個出口,也是進入進化的高速公路。 它們早在開天闢地時就已經存在,在時間結束後也依然存在,因為它們是永恆的。 在我多年來的自修,並體驗本書所提的種種過程中,得知內心有一扇門為我開啟,也才了解這其中發生了什麼事。 美妙的經驗 記得我在新墨西哥州的山頂上漫步,每年在一個叫做希巴布的地方,與我的朋友們見面,並在山頂上舉行座談會。 我正在山中小徑上與小狗散步,突然間,小狗變得很激動,僵直的站著。牠的耳朵豎了起來,朝路的對面堤防上的樹梢看去。我也抬頭看了一下,以為會看到什麼小動物,結果卻看到了神秘的美景。 在我右邊大約三十碼的距離,有一個幾何形狀紫色的東西,在頭頂處翱翔於天際,並以慢動作旋轉著。 當我說那是幾何形狀時,並不是我們一般所習慣的任何一種幾何圖形,既不是方形、三角形,也不是立體或長方形,但它具有幾何的比例。這聽來有些矛盾,我雖然看過幾何形狀,卻沒有辦法加以說明。就好比它是五度或多度空間的狀態,為了給我方便,硬是壓縮到三度空間。 我就這樣凝視著,被催眠了,看著那東西在旋轉,出奇的美麗。以一個奇特的方式運動著,既果斷又沉著,不失其莊重。在我看來它很聰明,知道自己在做什麼。 過了一陣子,我的狗看得心滿意足了,堤防上再也沒有什麼能引起牠的興趣,便跑開了,但我還是一直看著那在天空盤旋的幾何形狀。突然間,它越過了泥路,在我還沒察覺到它的動作時,就已經穿越我們之間三十碼的距離,瞬間來到我跟前。 它出現在我的頭頂高度,我面前三碼處。我並沒有真正看到它在兩個地點間移動,它好似突然出現在我跟前,繼續異常緩慢的行動,向我展示它的各種面貌。 那個幾何形狀很複雜,卻也很美。我越注視它,看到的就越多;在形狀之內還有形狀,顏色之內還有顏色。 它有獨立的個性,有神性、有靈魂。那不是機械式的連環圖解,而是幾何形的活體,有著強大的靈性。而且有辦法把我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它的善美之中。 它在那裡徘徊了一陣子,然後「給」了我一只「金色的光環」。但它並沒有真正的給我,只在近距離給我看。那光環直徑有八寸,而且有「暗示」,這一把鑰匙,用來開啟三年後我看到的一扇門。那光環在我上方約十八寸的地方翱翔。 在那之後,它又給了我一個奇怪的光環,一個也是幾何形狀的東西,如夢似幻,如同一個靜謐的祈禱或感謝。 它就在我的面前盤旋,三十秒後,那只環竟朝我左邊迸射而去,我看著它穿過堤防,穿越草原,穿越溪流,在小溪的彼岸翱翔,在空中停了大約八到十秒,然後就像爆破的肥皂泡泡一樣突然消失。原本還在那裡的,就這樣倏地不見了。 從這次的經驗中,我了解到心智之外,還有許多我們不懂的東西。而且在那之後,我又有八到十次類似的經驗,看到類似光環的教導或訊息。這一切均超出我的知識和理解範圍,然而,多年後,我將這些片斷拼湊組合起來,終於有所頓悟。 像我經歷的一樣,如果你朝著這三十三個步驟不斷邁進,你的心、你的知覺會引導你,心靈會指引你,「融會貫通」會讓你超脫。一旦你超越了這些,你不會消滅,也不會結束,因為你依然存在。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