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雲起時——一本香港人的教協史 卷三——教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和 互動

· 坐看雲起時 第 3 冊 · City University of HK Press
電子書
558

關於本電子書

行到水窮處  坐看雲起時—王維〈終南別業〉


聖嚴法師說禪時解說王維兩句詩,認為其中一種可能是溯流登山而上,走到最後,不見了溪流,似到盡頭,但看看天上浮雲,卻悟到水上了天,變成了雲,雲聚成雨,溪澗復有水。

教協掙扎成功四十年,居安思危,勇對前程的考驗,「坐看雲起時」的意境和胸襟,相信適用。 

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教協)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崛興,奠定會務方向,作為香港一個十分重要的工會、壓力團體、參與社會及政治事務的組織,早該有專著探討。

本書作者,前香港教育學院(二○一六年正名為「香港教育大學」)副校長陸鴻基教授花了五年時間搜集資料、閱讀文獻、訪談及編撰,奉獻了不少時間和心力,最後完成了三卷有關香港教育史的重要著作,以深度和廣度而言,仍屬首次。全書共分三卷:

• 卷一 戰後的香港與教協崛興的背景:從二戰說起,探討戰後香港

的政治、社會、教育發展與變遷,闡述促使教協成立的因由;

• 卷二 爭取教師權益與教育改進:詳述教協成立後,對香港教育界,

包括學校、教師、學生等所作出的貢獻;

• 卷三 教協與公民社會的形成和互動:闡釋在社會、政治及教育的巨

變下,教協多年來參與的社會活動,並推動公民社會的發展。

本書為香港的教育史填補空白及留下了客觀紀錄,特別適合對香港的歷史及政治轉變、社會運動與教育發展有認識和感興趣的讀者。


關於作者

陸鴻基,1969 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在學時,曾先後擔任香港專上學生聯會的秘書和會長。1977 年,獲美國印弟安納大學哲學博士(歷史系),次年起任教中大教育學院。1990 年,任加拿大約克大學歷史系教授,並負責

責加港研究計劃。2003 – 2007 年曾借調至香港教育學院為副校長。主要中文著作包括:《從榕樹下到電腦前:香港教育的故事》、《心靈何價?》、《香港戰後的教育:統計圖表》等。2016 年 3 月逝世。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