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山外山: 生死謎藏2

· 大塊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5.0
ការវាយតម្លៃ 2
សៀវភៅ​អេឡិចត្រូនិច
236
ទំព័រ

អំពីសៀវភៅ​អេឡិចត្រូនិកនេះ

■ 一個人性化的醫護服務團隊,應該要使病人及家屬的身心靈,都能得到全方位的撫慰,這種全人的醫護服務理念,是要普及到不同科別病人,而不是僅於癌末或生命末期的患者。 
陳明豐 / 台大醫院院長 

■ 呼籲醫界人士以他們的善意,設法讓非常艱苦的死亡過程,盡可能變得放鬆、無痛與安詳。安詳地去世,確實是一項重要的人權;因為沒有哪一種布施,會大過於幫助一個人好好地死。 陳榮基 / 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 「生與死」、「愛與捨」、「悟與執」、「決與擇」等等兩難困境的人性,不斷發生在你我身邊的故事,面對死亡是一門大家必須面對學習的課程。 
陳慶餘 / 台大醫學院家庭醫學科教授 

■ 一個往生者若得到很好的照顧,全家人都會感恩,會把這個感恩的力量再散播給社會。 
邱泰源 /台灣安寧緩和醫療學會理事長 

只要是在醫院往生的病人,應該要得到很好的安寧照護;但如果只把這樣的照顧,侷限在安寧病房,那就好像在醫院裡,病人想要安寧死,就得全部到安寧病房去。如此一來全台灣安寧病床,一定是不夠用的。如果我們能夠跳脫狹義的安寧病房概念,應該變成整個醫院都有辦法做好生命末期照護,因為這是一個基本動作! 
每一個醫生要學會急救,也應該要學會死亡照護。絕大部份的醫生對死亡的議題並不熟悉,尤其是,應該何時啟動生命末期議題的討論、如何討論以及如何開口談死亡,常常採取迴避的態度,以致於病人或家屬無法在訊息透明之下,做出最好的決策。甚至有醫生認為安寧照護的概念,違背醫生救人的天職,以至於面臨生死決策時往往顧生不顧死,有「搶救到底」的計畫,卻沒有「放手」的計畫。 
醫師無法面對死亡,病人就無法善終。無法接受死亡的醫生,讓醫院裡面的加護病房,變成是「往生室的前哨站」!一看明明就已經是末期的病人大限將至,還往加護病房推,而不去捫心自問這樣做是對的嗎? 
是在真正的救病人能「起死回生」呢?還是在做「無效醫療」?除了影響死亡照護品質之外,真正可怕的是「排擠」效應。沒有人希望,當自己迫切須要醫療救治的時候,卻因某些醫生的不當處置,佔用醫療資源做「無效醫療」,而排擠掉真正還能被救起來的病人,這樣「排擠效應」你認同嗎? 
這麼多年來,黃勝堅院長深信:「病人有救,要讓他日後活得好,救不起來,也要死的舒適有尊嚴;那活著的親人,才能活得心安、沒有遺撼。」與其抱怨:「含怨含恨的家屬會咬人!」為什麼不在事前盡可能的做好善意的溝通呢?只要在情在理,家屬回饋給醫療團隊的情誼,一樣是很溫馨感人的。 
全書最後一章,六位1960-1980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年輕主治醫師們,提出和老一輩醫師對「末期病人」和「臨終照護」,有很大不同的見解與做法,堅叔很欣慰:「江山代有人才出」, 
當整個善終氛圍越能上正軌,不也是人生到頭的一種「福份」嗎? 
希望透過書中各個不同故事面相,讓讀者自己能有所體悟,人生走到最後那一關,你想由自己來決定?還是陷家人於要不要簽署DNR同意書的兩難?還是由醫療團隊,依照常規來處置? 

一個治得好的病,醫生沒有把它治好,就是一種失敗;一個攤在大家面前,都認為不會好的病,沒有讓病人善終,也是一種失敗。重點是在於醫生有沒有去辨認那個病,是能治的?還是不能治的?而不是片面剝奪病人選擇的權利? 
我們總是希望家人走的時候,沒有什麼痛苦,看到他遺容遺體的樣子,也讓我們覺得不會對不起他,這該大部分家人會有的共同心理期待。
人的出生,自己作不了主,如果可以有所選擇,走得有尊嚴些,為什麼要避之不談呢?逃避問題不等於問題不會發生,只是看到時,為難到的是誰而已! 
死亡的時候、雖然從心電圖上來看,所有的病人都一樣,是一條線。可是家家有難唸的經,每一個家庭在面對死亡的時候,都有很多困境,心電圖一條線的背後,每個家庭的問題都不一樣。 
大部份的困境,其實是可以透過醫療團隊的家庭會議,就可以幫忙解決的,家屬參加醫療會議,應該把心裡對病人的顧忌,明說出來,大家都認為往那邊走會對病人好,為什麼你要這樣堅持往這邊走?你的想法是什麼?有些是家屬要有共識,有些是醫生要提出專業的見解,大家一起幫助病人,讓他得以善終。 
面對一樁即將的死亡,誰最重要?是病人?還是其他的世俗面子問題?不要虛無飄渺的打高空沒有意義!醫療團隊本身面對醫療極限的時候,能勇於對不應該做的事,坦蕩蕩的跟家屬說「不」嗎? 
這本書的書名,為什麼取為《夕陽山外山》呢?因為夕陽雖然近黃昏了,但大家都知道夕陽無限好,晚霞也能有滿天迤旎的風華。我們人,下台一鞠躬,不也一樣,是可以留下漂亮身影的嗎? 
當然,要你自己願意、也肯豁達看得開!

ការដាក់ផ្កាយ និងមតិវាយតម្លៃ

5.0
ការវាយតម្លៃ 2

អំពី​អ្នកនិពន្ធ

黃勝堅 
現任: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院長 
台大醫學院外科副教授 

黃院長的學生,暱稱他「堅叔」,結果很多朋友跟著起哄,也叫他「堅叔」。 
2010年11月,堅叔的第一本書《生死謎藏‧善終,和大家想的不一樣》,榮獲了: 
2010年,中國時報【開卷獎】。 
2011年,新聞局【金鼎獎】。 
2011年,衛生署國健局【健康悅讀推介獎】。 

堅叔十多年來,致力推廣善終的理念,終於在《生死謎藏》出書後,在「民間」引起廣大和感人的迴響,於是堅叔再接再厲推出這本《夕陽山外山》,以更豐富多層次角度來看善終,讓人有氣有淚之外,還會忍俊不禁,豁然大度看生死,原來是每個人都可以的。 

វាយតម្លៃសៀវភៅ​អេឡិចត្រូនិកនេះ

ប្រាប់យើងអំពីការយល់ឃើញរបស់អ្នក។

អាន​ព័ត៌មាន

ទូរសព្ទឆ្លាតវៃ និង​ថេប្លេត
ដំឡើងកម្មវិធី Google Play Books សម្រាប់ Android និង iPad/iPhone ។ វា​ធ្វើសមកាលកម្ម​ដោយស្វ័យប្រវត្តិជាមួយ​គណនី​របស់អ្នក​ និង​អនុញ្ញាតឱ្យ​អ្នកអានពេល​មានអ៊ីនធឺណិត ឬគ្មាន​អ៊ីនធឺណិត​នៅគ្រប់ទីកន្លែង។
កុំព្យូទ័រ​យួរដៃ និងកុំព្យូទ័រ
អ្នកអាចស្ដាប់សៀវភៅជាសំឡេងដែលបានទិញនៅក្នុង Google Play ដោយប្រើកម្មវិធីរុករកតាមអ៊ីនធឺណិតក្នុងកុំព្យូទ័ររបស់អ្នក។
eReaders និង​ឧបករណ៍​ផ្សេង​ទៀត
ដើម្បីអាននៅលើ​ឧបករណ៍ e-ink ដូចជា​ឧបករណ៍អាន​សៀវភៅអេឡិចត្រូនិក Kobo អ្នកនឹងត្រូវ​ទាញយក​ឯកសារ ហើយ​ផ្ទេរវាទៅ​ឧបករណ៍​របស់អ្នក។ សូមអនុវត្តតាម​ការណែនាំលម្អិតរបស់មជ្ឈមណ្ឌលជំនួយ ដើម្បីផ្ទេរឯកសារ​ទៅឧបករណ៍អានសៀវភៅ​អេឡិចត្រូនិកដែលស្គា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