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入學不是你想的那樣: 人本教育札記311

· 財團法人人本教育文教基金會
电子书
124

关于此电子书

人本教育札記 311期 (2015年5月)

《人本教育札記》自1989年7月創刊以來,已堂堂超越25年。身為教育人文刊物,本刊深受台灣關心教育改造及社會變革的人士所讚譽。

本刊內容深入淺出,極適合父母閱讀,無論是改進孩子的學習適應,或是充實本身對於教育方面的理解與批判,都可以得到最多元的視野。

作者简介

改變,要從教育開始;──教育,使人成為他自己!

 「使人成為他自己」,意謂著人要透過自己的抉擇,走自己的道路,開展自己的生命,成就自己的理想, 並活出獨一無二的自己!

 所謂「自己」,並不是一個「先天上」被決定了的東西﹔所以,「成為自己」,理所當然的,必須是一個艱辛而漫長的歷程。在這個歷程之中,人首先要克服身體的孱弱,所以必須努力長大,並設法超越生理的制約﹔接著要迎接既成的社會與文化的控制,所以必須用心思考,並設法探索人間的真實與真象﹔最後,還要解決「不知道為什麼活著,但又不願意死去」的矛盾,所以必須追究生命的意義,編織夢想,描摩前景,規劃途徑。

 而教育, 使這一切成為可能。

 所以,教育不是如那句俗語所說的:讓貓學會補鼠,讓狗學會看門﹔相反的,教育使跳脫命運的掌控,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也就是他真實的自己!

 因為這樣, 教育必須:

 一、把學生當成一個人來看待,重視他的思想和感受,而不能只在意外在的表現﹔所以不宜依賴「以改變行為為目的」的獎懲。

 二、順著學生既有的感受和思路走,協助學生內省、澄清、批判與思辯,以建立新的觀點,形成新的內在﹔所以以記憶或服從為目的的「單向灌輸」,無論在知識上或在人格養成上,都是不宜的。

 三、講求「教的方法」,以啟發取代訓練,以對話取代講授﹔所以只要求學生成績,不重視教師教法的作風,是不對的。

 四、出自「真誠的心」,以學生的發展與成長為唯一的考量,並全心培養學生「愛」的能力﹔所以功利主義在教育中是不應允許的。

 五、給予充分的時間,無論課程安排,或學習成就之檢測,都應該給學生留下「餘地」,並信任人的內在力量﹔所以強制手段在教育中是不合理的。

 有了這樣的教育,就培養出有思想、有能力、並能愛的人﹔這樣的人,就可以聯合起來,改變我們的存在,以及我們所在的台灣。

 所以,教育要使人成為他自己﹔而改變,必須先從改變教育開始!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