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史與失節: 危素歷史評價探析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电子书
160

关于此电子书

危素(1303-1372),字太樸,一字雲林。年四十入仕,嘗受薦為經筵檢討,參與編修宋、遼、金三史,元末棄官避居房山,後元順帝北逃、淮王帖木兒不花監國,再度復官。至正二十八年(1368),徐達率軍攻入大都,翰林學士承旨危素本欲投井殉國,卻在最後一刻被勸阻──「國史非公莫知,公死是死國之史也!」明朝建國後,危素應召到達南京,明太祖授侍講學士知制誥。清人劉聲木批評其人「自貶身價」,陳寅恪則慨嘆「國可亡,而史不可滅。」


本書梳理危素著作流傳及其仕宦歷程,並以此為基礎,從「存史」與「失節」脈絡分別探研。首先透過明清官方及士人對於危素易代生死抉擇的評論,分析相關敘述焦點轉變趨勢。其次圍繞危素謫守余闕廟的故事,試圖追索其流傳歷程,探討明嘉靖到清乾隆間,相關敘述的脈絡變化,析論乾隆朝廷為何、如何運用之,進而了解「失節」評價如何被形塑,呈現元明易代人物歷史書寫的形成,並詳細考察其流移與轉變。


*本書榮獲「郭廷以先生獎學金」獎助,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專刊」第43號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