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宅女症候群:與社交焦慮症共處

· 心靈工坊(UDN)
4.5
4則評論
電子書
178

關於本電子書

● 我和人說話時總是緊張冒汗,也很害怕成為注目焦點。是我太過害羞了嗎?

● 我真的很想交朋友、跟人侃侃而談,但我做不到,只能躲在家上網。不知誰能幫幫我?

● 每次開會報告、拜訪客戶,我就緊張得語無倫次,因此丟了工作。我的未來該怎麼辦?


社交焦慮症是世上第三大的精神疾病。在美國,至少一千五百萬人苦於此病。在日本,至少有三百萬人罹病……


社交焦慮症患者常被誤認只是「太內向害羞」,事實上,他們已受焦慮嚴重折磨,卻不知如何求援。他們並非真的樂於宅在家中,而是恐懼與外界接觸。


臨床經驗豐富的林朝誠醫師以親切的文字,說明這樣「隱形」的疾病該如何發現及治療。書中亦有實用的自我評量表,讀者可自行評估社交焦慮指數。


如果,你正是社交焦慮症的患者,請不要灰心,這本書就是為你而寫。

如果,你的身旁有親友對社交感到害怕,也請記得伸出援手、多些鼓勵。


社交焦慮症治癒率很高,只要付出耐心,接受專業的幫助,宅男宅女也可以走出門外,擁有多彩社交生活,建立美好人際關係,享受快樂人生!


本書特色


◎ 臺大醫院精神部主治醫師的專業權威,提供正確的相關知識,減輕家屬及老師的擔心疑慮,以正確而溫和的方式幫助孩子。


◎ 社交焦慮症是世上第三大的精神疾病。在美國,至少一千五百萬人苦於此病。在日本,至少有三百萬人罹病。社交焦慮症的治癒率很高,且不易復發。經過專業協助,大部分的患者都能擁有自信開闊的人生。 

評分和評論

4.5
4則評論

關於作者

林朝誠醫師

  國立陽明大學醫學系畢業,臺北醫學大學醫學資訊研究所碩士及醫學科學研究所博士。曾任臺北榮總精神部住院總醫師、玉里榮民醫院主治醫師兼數位精神醫學研究室主任、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健康科學與技術部研究員、臺灣心靈健康資訊協會創會理事長、臺大醫院精神部日間精神復健中心(1E4)主任;現任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醫學院精神科及腦與心智科學研究所臨床助理教授。

  林朝誠熱衷精神醫療與臨床研究,主題包括精神分裂症、憂鬱症、臨床藥物學及人工智慧等。在網路剛興起之時,創立全國第一個精神醫學網站「心靈園地」;到美國進修後,發現國內的精神醫學資訊研究水準有待加強,於是繼續充實新知及方法學,以推動國內「精神健康資訊學」的發展。

  在推動精神健康資訊學的過程中,發現了許多網路的獨特現象,其一是網路成癮的盛行,另一是門診少見的社交焦慮症,卻在心靈園地中非常多。於是近年來著重研究社交焦慮症的治療、網路檢測、以虛擬病人來進行網路衛教,以及如何克服社交焦慮症患者求助的障礙等。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