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淺釋

· 善書緣
4.5
2 reviews
Ebook
162
Pages

About this ebook

釋迦牟尼佛為了我們眾生這個生死的問題,出現在這個娑婆世界。他生在皇帝的家庭裏頭,把全國的財富都捨棄了,出家修行,在菩提樹下成就佛果。成就佛果後,他觀察娑婆世界眾生的因緣,和哪一位佛因緣最深?他一觀察,知道我們娑婆世界,和兩位佛因緣最深。這兩位佛,就是東方的藥師琉璃光如來和西方阿彌陀佛如來。


東方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能令我們增福延壽,消災免難;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如來能令我們眾生,帶業往生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忍。所以在〈二佛咒〉上說:「二佛演化在娑婆。」雖然阿佛和阿彌陀佛,一位是在琉璃世界,一位是在極樂世界,可是他們這兩位佛,教化眾生的機緣,都是在娑婆世界。所以說:「二佛演化在娑婆,東阿,西彌陀。」東方就是阿佛,西方就是阿彌陀佛,這二位如來和我們每一個眾生都有深深的因緣。所以,消災延壽藥師佛就是藥師琉璃光如來,那麼無量壽佛、無量光佛就是阿彌陀如來。


你誰若能念消災延壽藥師佛,他就令你災消病散,罪滅福生,能以遂心滿願,來幫助眾生,這是延生的,是消災延壽藥師佛。那麼阿彌陀佛呢?就是往生的,你誰願意求生西方極樂世界,就念阿彌陀佛的名字,就會生到極樂世界。你若願意生在琉璃世界——藥師琉璃光如來那個世界也可以的,你就念藥師琉璃光如來的名號。


在生的時候,你消災延壽,報盡捨壽的時候,就能生在西方極樂世界,他是往生極樂世界。所以在佛教裏頭,有延生的牌位,紅的牌位,是消災延壽藥師佛,佛光注照你這個本命元辰。那麼我們再生,不願意生在藥師琉璃光如來的世界,願意生在極樂世界,就念「南無阿彌陀佛」,我們臨命終的時候,就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所以這兩位佛對我們每一個眾生的這個因緣都是分不開的。


這兩位佛,我們也不認識,也不知道,那麼想念呢,連佛的名字也不知道,於是乎釋迦牟尼佛就介紹給我們眾生,知道這兩位佛的名號和他的願力和功德。所以這一部經就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


「藥師琉璃光」,是這一位佛的名號;「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本願」,是在他沒有成佛之前,所發的菩提願,所發的菩提心。在沒成佛之前發,所以叫本願。


「功德」,功,就是外邊所立的,叫功;德,是內邊所積蓄的,這是德。立功,譬如你建造廟宇,修補橋梁、道路,為所有的人來謀幸福,令所有的人都得到利益了,這叫立功。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德就是自己沒有虧心的事情,你做事情做得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外不欺人,內不欺己。你所行所做,在外邊立功,而內裏頭積聚著,就有德行,所以這叫功德。立功、立德,這個德行的事情是裏邊的,功是外邊的。


這個德行,所謂「善欲人見,不是真善」,你做的善事,不一定要教人人都知道,也不需要各處去賣廣告,說:「我又做了什麼什麼好事了。」或者「我又受了五戒了,受了八戒了,受了多少戒了,我是一個受菩薩戒的人!」這不需要表露自己的身分,不需要自誇。德行是沒有人知道的,那都是德行;你教人知道了,那就差一點了,所以說:「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你善欲人見,那就不是德行了;惡恐人知,那真是大的罪過了。所以我們學佛的人,不要那麼俗頭巴腦的,俗裏俗氣的,還是各處爭第一,說:「我又造了什麼什麼好事了!我又怎麼樣子啊,布施了什麼什麼!我又怎麼樣做護法了!」一有這一種的思想和自誇自滿的行為,這都不夠護法的資格了。


所以你們各位啊!學佛法、聽經,都是要在這個地方用功夫,不要虛張聲勢地,弄一些個虛偽的宣傳。我注重的是真功實行,不注重那些個虛偽的宣傳。我們學佛的人,再那麼俗頭巴腦的,再那麼俗裏俗氣的,那你說世界還有不俗的人嗎?所以這個很要緊的,我們要給世人做一個榜樣,真正地令人佩服我們佛教徒的一種品行,一種思想,那才能感化動人呢!這是功德。


「經」,這個經是經常之法,經常不變的一種法門。經就是聖人被下之言,就是聖人所說出的言教。那麼這種經是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它有很多的意思,簡略地講,不外貫、攝、常、法這四個字。


「貫」,是把佛所說的道理、意義,由始至終貫穿起來。「攝」,是攝受所有眾生的機宜。「常」,是什麼時候也不改變,古今都不改變,都是這麼一個經常之法。「法」,是過去諸佛,現在諸佛,未來諸佛;過去眾生,現在眾生,未來眾生,所有的眾生,都遵從這個法。所以說「三世同遵名曰法」,這是法,大家都要遵守這個法則。


這個經,又有繩墨義,好象那個做木匠的用來畫線的斗似的。又是涌泉義,就好像在這個地裏頭,泉水涌上來了,這叫涌泉義。


若講起來,這個經字也有很多很多的道理,不過你們可以把這個意思記一個大概。什麼叫經呢?經,就是經常不變之法,不能改變的,它是永久都是這樣子。這一位佛講,是這樣子;那麼將來的佛講,還是這樣子;過去的佛講,也都是這樣子。所以古今不變叫常,三世同遵叫法。那麼「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簡單地解釋,就是這樣子。


「藥師琉璃光如來本願功德經」:單講這個字義,「藥」就是一種藥品;「師」,就是個醫生,言其這一位佛就是個大醫王,可以治世人一切的疾病。無論你是什麼治不好的絕症,如果這一位佛他來給你治這個病,一定會好的,什麼病都會好的,起死回生。沒有什麼病他治不好的,就是應該死的病,他都可以把你改變成活的。所以這一位大醫王,就是「藥師」。


「琉璃」,琉璃的本體是透明的,是玲瓏透體,裏邊可以看見外邊,外邊也可以看到裏邊,是琉璃體。琉璃也是他這個報土的名字,叫琉璃世界,他在這個琉璃世界做教主。這一位佛,他的身體也是琉璃體,內外瑩徹,內外光潔。那麼這一位佛,什麼藥品他都懂。在中國有一位神農皇帝,這個「神農嚐百草」,也就是嚐所有的藥品。神農皇帝的身體就是琉璃體,他把藥品吃到肚裏頭,他自己會看見這個藥有什麼作用,都走到哪一經(編按:經是人體的脈絡)去。所以他嚐百草,把這個藥性的酸甜苦辣鹹,寒熱溫平,有毒沒有毒,他都能確定出來。


「光」:這一位佛的身體,不單內外瑩徹,而且還光潔,是個大光明藏。


「如來」,是佛的十號之一。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這是佛的十號。本來每一位佛有十萬個名號,一位佛就有十萬個名號,因為十萬個名號人記不住了,所以就把它縮短了。以後又有一萬;一萬還是長,那麼又縮到一千;一千還是長,又縮到一百;一百還是長,所以以後就縮到只有十個名號。


這十個名號,是每一位佛都有的,不是單單某一位佛有,某一位佛就沒有,這十個名號是佛的通稱,所以我們學佛的人要知道。我聽有的外道就說:「如來佛祖!」他不知道如來佛祖是哪一位佛?其實哪一位佛都叫如來佛。那麼如來,就是乘如實之道,他乘著如實之道來成正覺,這是「如來」兩個字的解釋。


「本願」,本願就是他以前所發的願,不是今生所發的願。佛有本事、本願、本生,本生就是今生,本願就是以前的,本事也是佛以前的事。


「功德」,這個「功德」和「經」,方才講過了。那麼這一位佛是東方的,又叫阿佛,又叫藥師琉璃光如來。他這個藥師佛部,東方是屬於金剛部,金剛部是注重降伏法,能降伏天魔,制諸外道,一切的天魔外道,見到這些金剛部的護法金剛就降伏了。好像〈楞嚴咒〉,你誰若念〈楞嚴咒〉,就有八萬四千金剛藏菩薩常常擁護你,常常保護著你;那麼你要誠心念,不誠心念是不行的!這是一個大概的意思,這部經的名字,我簡單地解釋,就是這樣子。

Ratings and reviews

4.5
2 reviews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