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一抹藍:與自然共生的藍染記憶

· 商周出版
電子書
227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如果許久不曾抬頭看天空那片藍,

請別再錯過腳下土地孕育出的,那凝簡素雅的一抹藍。


「卓也」──向土地扎根,向生命取藍,向生活致敬。

承繼傳統‧友善環境‧創新染藝,這一種「藍」得來不易!


用心復育消失一甲子的藍草。

「那是什麼?為什麼那家人不跟大家一樣種水稻、黃麻、甘蔗?」

大人總是隨意地回說:「那是梔子,聽說種來外銷做染料的。」

不久,那片梔子園被砍光改建了房子,徒留餘香在那鄉野田間和記憶深處。

及長,進入農藝系就讀,農藝作物分類中就有染料作物,如:山藍、蓼藍、梔子……除了簡單的名詞解釋,老師並沒有多做說明,因為這些植物都是早就不存在的經濟作物……


熱誠的職人魂,質樸有力的藍手。

指甲染上藍時,非得要等到新指甲長出來才能將色素代替掉;麻煩的是,外出用餐時雙手一攤開,旁人看了會露出異樣的眼光,因此女性同仁還是會戴上手套。

至於老師傅們為了手感更好,大概就是直接下手了。


怎能讓那一抹暗香似有若無地殘存於鼻間,

讓那一抹藍飄飄忽忽地殘留在腦海深處?

我的植物染色記憶被喚醒後,從上溪頭採藍草、打藍、製靛到建藍染缸、藍染技法到藍染及後續的商品開發,在馬芬妹老師無私的教導傳承下,讓我義無反顧地走向這條不歸路。

——卓也藍染創辦人 鄭美淑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