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學了四種族語——「族語人類學」與「族語民族學」發凡

· Viewpoint 第 70 冊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電子書
268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1980年代原住民族社會運動,經過近20年的倡議,族語書寫系統正式於2005年確立;書寫系統公布迄今又歷20年,我們需要一本族語學習者的心得報告!本書是一位人類學者學習阿美、泰雅、排灣、布農四種族語的真實心路歷程,書中的四大主題包括:作者學習阿美、泰雅、排灣、布農等四種族語的起伏心境、以人類學者角度推斷語言與民族誌的又黏又斷、陳述族人自我民族學的族語力道,以及持續不斷開展族語與文化的學術想像。

「族語人類學」和「族語民族學」為作者的創用。前者指涉語言與文化之關係,它是人類學的旨趣之一,即自族語本身窺探可能的社會文化內在意涵,也有著人類身處生存競爭環境中的生活觀察。後者是指以充沛族語字詞句篇構成之論述,來架構出自身民族生命史面貌的一種新文體。

作者認為,南島語理論上有一古代同源祖先,不過,從分布在臺灣不同海拔的阿美、泰雅、排灣及布農等四族語言中,卻可發現,縱然四族的詞彙確有部分類同,但在互異的方面卻更形顯著,可說原民自同源先祖外移的那一刻起,便極力追求各分群的獨立自主,每到一地,即快速發展自我與在地的連結,其不斷創造出的新詞數量,也因此遠遠超過老祖宗賜予的同源詞彙。

書中有著如同小學生初入新語言世界的呱呱學語樣態,也有突發奇想的單詞內涵新發現,更有對於南島語千百年源頭的無邊無際靈想,以及不畏指點之人類學者老來的夢幻推斷。

關於作者

自幼拙於言辭,卻偏偏喜愛學習新的語言。「學了一個語言,就多了一份掌握新世界的機會」正是他的座右銘。在人類學知識大洋中徜徉了半世紀,依舊不改其新語言新世界之又浪漫又實務的遐思,於是,過往八年間,方有了浸淫於優雅大聲講聽寫唸原民族語的行動,繼而引來本書的出現。

謝教授從臺灣出發,直闖西雙版納、泰寮、北海道,再回到臺灣。二百多種學術與小品論著之後,四族語言心得接力。本書是他自少年詼諧返抵熟年調皮的歷程,敬請指教!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