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斜井: The Slanting Shaft of Light

House of Pele Press
Ebook
94
Pages
Eligible

About this ebook

在金燕的詩中,地層的意象牢固繫於生命意象本身。

「你從地心開燈 岩漿迸逸」(〈瘟疫時節慶〉)

金燕的詩述說身為女性的驕傲,這裡面沒有個體的自戀,更多滲透了一種團結意識。

〈我們這樣的女子終會相逢〉

作為和電影關係密切的寫作者,金燕的詩使用了很多電影鏡頭的「客觀化」手法。

〈泉〉,彷彿是一個個意象與畫面的湧現。

任何結束都只是表面上的結束,它已重新成為起點。這是詞語的流亡。

雖然「子彈偽裝成胡椒味」(〈時疫中問候〉),但子彈始終都在。

詩歌意象總能凝聚出一種經驗的共通性。

「他擁抱大海/不說一聲再見(〈無題〉)」

我曾就同一個腦海中的場景寫過,「大海成為他/他成為大海」。

在危機四伏的世界中,在一種擴大了的「時疫」中,現實有時教會我們錘鍊自己的語言,隱忍地以各種暗示來說出我們想說的話,對一個詩人來說,這並非壞事。

————叢峰,導演、詩人

About the author

曾金燕,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學士(2005),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博士(2017),美國科爾比學院(攝影與電影)橡木學者(2017),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學系博士後 研究員(2020年),瑞典隆德大學歷史系東亞與東南亞研究中心博士後研究員(2021-2023年)。 曾金燕的研究聚焦在中國的文化與政治、知識分子認同與行動、性別與性、民族等議題。 學術寫作見於《紀錄片研究》(Studies in Documentary Film)、《電影季刊》(Film Quarterly)、《中國電影期刊》(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思想》等期刊。 個人專著《中國女權-公民知識分子的誕生》(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獲2017「香港出版雙年獎」社會科學類「出版獎」。 與徐曦白翻譯《在人民之間》(Minjian: The Rise of China’s Grassroots Intellectuals)(聯經,2021)。 製片《自由城的囚徒》(2007,兼聯合導演)、《兇年之畔》(2017)、《喊叫與耳語》(2020,兼聯合導演)、《女工》(2020),創作3D動畫短片 劇本《致劉霞》(2015)。 本片在許多歐美大學圖書館、博物館和電影節收藏、獲獎。 曾金燕以本名和筆名發表了詩歌、小說(含法文譯本)等作品,為中國獨立紀錄片研究會2014-2016年的主策展人,協助香港大學圖書館收藏涉及社會性別和性的中國獨立紀錄片電影 。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