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新編第一部: 中醫藥第一書

· 中醫藥典籍新編 Book 1 · 谷月社
5.0
4 reviews
Ebook
191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本草綱目簡介

《本草綱目》是一部集16世紀以前,中國歷史上本草學大成的著作。作者是明朝的李時珍,撰成於萬曆六年(1578年),萬曆二十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正式刊行。
從《本草綱目》完稿至刻印,中間經歷了十多年的時間,原因是當時《本草綱目》沒有名家的讚許與政府的支持,李時珍到過蘄州、黃州和武昌,都找不到承印的書商。1579年,他赴當時中國刻印書籍的中心南京尋求出版,但仍未成功。1590年,他終於得到南京藏書家兼出版商胡承龍的幫助,出錢刻印。可惜,李時珍未及三年便卒於家,未能看到自己的著作問世。

李時珍用了大約27年的時間才修改編寫完成《本草綱目》,經過了三次改寫,於萬曆六年(1578年)才最終完成。在這個過程中,李時珍參考了800多種書籍,多次去各地進行實地考察,採集樣本,耗費了非常大的心血。
《本草綱目》是以宋朝唐慎微的《證類本草》為資料主體增刪考訂而成的。清朝乾隆三十年(1765年)藥物學家趙學敏撰《本草綱目拾遺》,用意在拾遺補正《本草綱目》,其中新增716種藥材,補充161種藥物內容,糾舉錯誤34條。

新編本草綱目記要
本草綱目為李時珍耗費長達二十七年時間所編修的中醫藥經典,歷經五百餘年而不墜。至今,仍被奉為中醫藥第一書。
然而,李時珍原著之內容,對於現代讀者有兩大障礙,導致閱讀與理解的困難。
其一是,語言與名詞的變遷,明代語言使現代讀者在初讀綱目時不易理解。
此一問題還不算嚴重,一般而言,只要閱讀一段時間之後,便能習慣明代的白話。
其二是文氣不暢,這是真正使人困擾的最大問題。
李時珍撰寫綱目時,本於論有所據、不掠人之美,也為了客觀性、權威性與學術性,凡引用他人說法的部份,皆以注記出處的方式呈現。其用意固然可佩,卻也因此造成了本文與注記雜陳的現象,從而造成了閱讀的不便。
此次將本草綱目予以新編,在化繁為簡的基本前提下,乃將九成以上夾雜於本文行間內的出處注記加以刪略,期能幫助讀者透過更流暢的本文文理,充分理解所讀內容。
或有人將執疑:「這様的作法有失尊重原作的精神。」
這様的質疑並非沒有道理。但是,目前完全尊照原作內容的現代重印版本繁多,如欲根據原作進行深度研究或學術考據,自可另行參酌該類版本。
也正因為坊間不乏舊版新印版本,卻缺乏比較容易閱讀的現代化版本,我們乃決定將本草綱目以「容易閱讀」為原則加以簡化,並在電子書綱要化與檢索化的思維下,重整結構,使全書也在易讀易解的同時,還具有快速索引的強大特性。
總結此次新編電子版本草綱目心得,共有以下四個主要特點:
一,刪略阻礙閱讀流暢度的出處註解。使內容回歸本草釋義,藥理藥性以及主治功能。
二,將綱目結構現代化,簡明化及電子書綱要化,使三千多種中草藥皆能歸納於水、火、土、金、石、草、菜、果、獸、人、服、蟲、鱗、介、鳥等主類之下,透過電子書獨特的綱要功能,在一般的情況下,讀者都可以在二、三十秒之內找到需要的內容。
三,新編電子版本草綱目同時也具有關鍵字查詢功能,即使暫時不清楚目標品項的類別屬性,也能透過關鍵字快速找到相關內容。
四,李時珍以近三十年搜集撰寫本草綱目,本次新編,借力數位技術,約僅耗時兩個月,速度雖然很快,但數位辨識度仍有盲點,而人工檢校的部份又有精神充沛與否的問題,因此錯誤難免、疏漏必然。對此,還望讀者見諒,並期請先進不吝指教。


南方甫 2015年5月20日

Ratings and reviews

5.0
4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李時珍(明武宗正德13年-明神宗萬曆21年,即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蘄州(今湖北省黃岡市蘄春縣蘄州鎮)人,生於蘄州亦卒於蘄州。李時珍是中國明朝也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醫學家、藥學家和博物學家之一,其所著的《本草綱目》是本草學集大成的著作,對後世的醫學和博物學研究影響深遠。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