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板戲與文化大革命的政治思想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電子書
182

關於本電子書

以樣板戲的劇本、舞台表演及戲劇評論,與當時重要政治人物的文章和講話稿的相關內容相對照,呈現文化大革命作為一場思想運動的特徵!

本書不僅探討毛澤東、江青與樣板戲的關係,而且深入剖析江青與彭真、劉少奇等人對於現代戲改革的意見分歧,更梳理五部京劇樣板戲劇本的形成過程以揭示樣板戲發展的趨勢與特色。通過分析《海港》、《紅燈記》、《奇襲白虎團》、《沙家浜》和《智取威虎山》五部京劇樣板戲的文本與舞台表演,可以發現:第一,文革期間,毛澤東與群眾的溝通橋樑不再是黨組織,而是忠於毛的個人(即樣板戲裡的革命者);第二,樣板戲把文革期間達到頂峰的對毛崇拜合理化,把毛自文革以來至高無上的地位,描述為一個從來如此的歷史事實;第三,樣板戲裡極力強調階級鬥爭是文革的一大特點,這完全吻合毛在六十年代對階級鬥爭的看法(他認為社會主義裡還會不斷出現階級鬥爭);第四,文革期間階級的劃分與以往不同,改由思想及出身兩方面來判定人的階級。  

關於作者

許國惠,

芝加哥大學歷史系博士,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碩士,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學士。現任職於香港教育大學,2013年獲香港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傑出青年學者獎。研究興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冷戰時期香港左派史、共產黨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史。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