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國川普政府啟動美中貿易戰,藉由大幅提高中國大陸輸美產品的進口關稅,進一步驅使國際企業必須分散其位於中國大陸的產能到其他國家。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阻斷全球供應鏈的運作。各國封控措施造成大量工廠停工,隨後的遠距工作浪潮卻又激發全球對電子資通訊產品與居家商品的急切需求,而造成全球貨櫃運價飆升,處處塞港,國際物流陷入紊亂,造成全球斷鏈危機。
這使許多歐美國家赫然發現,其國內大多數防疫戰略物資與藥品都由中國大陸供應,絕大部分關鍵電子零組件都倚賴中國大陸製造。一旦斷鏈,各國面對危機幾乎無計可施。因此,美中貿易戰中強調的製造回流及短鏈供應思維獲得支持與強化,進一步加速供應鏈的移轉與重組。
雖然2022年疫情趨緩,但隨著俄烏戰爭爆發,以及臺海局勢漸趨嚴峻,許多國際大廠未雨綢繆,進一步要求其供應鏈夥伴遷移至風險較低的地區,執行「去風險」(De-risk)政策,導致全球供應鏈重組之勢持續擴大。
作者簡介
沈瑞文
現職: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市場拓展處研究員
學歷:法國巴黎大學Saint-Denis 分校歐洲研究所博士、法國巴黎大學Saint-Denis 分校俄羅斯東歐研究所碩士
經歷:明道大學企業管理系助理教授、
著作:
《2022 全球電商新戰國時代市調報告系列 ─東協篇 拓銷新南向零距離 印尼泰國電商全攻略!》、《2022 全球電商新戰國時代市調報告系列─拉丁美洲篇進軍拉美電商新版圖 巴西墨西哥網購大進擊!》、《剖析美國基建計畫爭取商機-
編者簡介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
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為臺灣最重要的貿易推廣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