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邃思想繫鏈的歷史跳躍-霍布斯、尼采到佛洛依德以及大眾的反叛

· 遠流出版
5.0
2 則評論
電子書
304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在《象徵交換與正負情愫交融──一項後現代現象的透析》一書中,葉啟政討論了布希亞對「需求的死亡」與「價值的死亡」的論斷。為了確立「後現代」現象的呈現以及與「現代性」的關鍵分離點,葉啟政回到西方社會思想的發展脈絡中,針對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所提出的若干概念進行釐清。霍布斯把人的本能慾望(特別是自我保全的本能)視為理解、經營社會的基礎,而為後來的西方社會思想奠下基石,並且為後來以資產階級做為代表「人民」的典範形式來背書。這開啟了後來以人的心理特徵作為理解、構作社會圖像、乃至化解社會問題的必要基礎。佛洛依德的「原慾說」就是此一認知傳統衍生的說法,它所針對的正是被高度理性化的資產階級所面對的心理困境,也就是「正負情愫交融」的狀態。尼采挾持著酒神戴奧尼修斯的精神擁抱「正負情愫交融」的心理狀態,認為這是文明的動力,也是肯確人的存在意義的關鍵所在。欲認識由西方所主導的人類當前文明的發展,就必須對霍布斯、佛洛依德和尼采三人的思想加以觀照。

評分和評論

5.0
2 則評論
胡添添
2019年10月8日
胡添添
此評論對你有幫助嗎?

關於作者

葉啟政

1943年生於新竹,新竹中學畢業,台灣大學心理學學士、碩士,美國密蘇里大學哥倫比亞校區社會學博士。任教於台灣大學社會系教授,2007年退休,現任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講座教授。

★葉啟政教授榮獲「國際社會學會」(ISA)評選為:影響東亞社會學發展的五位重要台灣學者之一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