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丈量世界:二十一世紀數位時代知識論

· 漫遊者文化
4.0
1 review
Ebook
32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 一種新的思考模式,一種認識世界的方法=二十一世紀數位時代知識論

★ 針對大數據、量子研究、生態浩劫到網絡恐怖主義,提出本質性思考。

★ 跨領域設計法則,為數位規模失控和意義爆炸,尋求因應之道。


尺度讓人類掌握了看不見的世界

我們形塑了尺度,尺度也形塑了我們!

複雜多變的網路時代,生活充斥著無法計量的數據和超載的資訊。

當事物規模大到打破理解的框架,我們要依據什麼來掌握世界的輪廓?


1GB的硬碟容量有多大?1Mb的文字檔有多小?「雲端」是在天上嗎?

電子郵件一秒鐘就發送到地球的兩端,是一種魔術嗎?

當你盯著電腦螢幕,度量衡完全失靈,如何感知事物的輪廓?


日常生活中,我們依賴各種尺度標準來選擇、判斷和行動。例如,精準調配雞尾酒成分,考慮要不要舉起一個小小孩童,開車時查看速限,挑一雙合腳的鞋,或準時赴一場約會。尺度的運作讓我們得以比較、推理,從微小到巨大,從縮影到全局,從不完整到完整,掌握知識的輪廓。


然而,數位化改變了一切。電腦運算打破了時空規模,超越想像邊界,讓原本熟悉的經驗都變了樣。此外,網路的高度連結讓所有問題環環相扣,每個個人選擇都會影響到全球範圍的社會、經濟和政治。例如,一名青少年駭客可以造成國際高度緊張的情勢;結帳要刷卡還是付現的決定,可能引發全球性環境浩劫……這些失衡與失序代表了尺度比例的混亂,以及我們陷入不安處境的原因。


「這本書,就是要你看見尺度,以及它變形破壞的作用。」從大數據、生態危機、網路攻擊到維基百科和Linux作業系統,作者從規模的巨量化和複雜化突顯出有趣的悖論:我們擁有一個觸手可及的資訊世界,但越瞭解現況,就越無從掌握。


作者透過藝術作品、照片記錄、科技影片、戰爭圖表、空拍街景等案例,揭露計量思維的危險性,並進一步反思,恆動串連的網路為何讓我們變得更麻木與無感,失去了定位。同時,書中以各種策略將身體和感官經驗導入系統,並鼓勵我們在宏觀與微觀之間保持彈性,用全新視角思考問題,找尋新的槓桿點。


‧海岸線悖論:

要測量一段佈滿了礫石沙岩、曲折破碎的海岸線長度,用來量測的尺規單位越小,量出來的海岸線就越長?


‧螞蟻難題:

螞蟻無法閱讀或識字,不能像人類一樣發展文明,這跟智商沒有關係,因為所有生物體的能力條件都受限於牠們身型比例的大小?


‧維基百科是如何練成的:

Google上免費的知識和建構力是怎麼來的?網路串連加上超規模使用者的「認知剩餘」,讓維基百科計畫獲得史無前例的成功和聲望?


‧十之乘冪:

1977年,設計師伊姆斯夫婦製作了一部關於「尺度縮放」的影片,至今成為美國中小學科學課必備教材。這部模擬從10的24次方到10的負16次方視野的經典動畫,有何神奇之處?


‧Netflix成功學:

從郵寄DVD的業務發展成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媒體王國,Netflix掌握觀眾習慣品味的大數據分析背後,有什麼看不見的規模價值?


從讓我們陷入癱瘓的日常小決策,到解構各種現象的大數據,本書是一種非常規的思考模式。如何活化並駕馭「尺度」概念,除了對企業管理、政策設計、社會新創等領域極具價值,對身陷網路泥沼、困惑迷惘而無所適從的你我來說,更是明確而即時的救援與指引。


․ 萬毓澤╱國立中山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 宋世祥╱國立中山大學助理教授,《百工裡的人類學家》作者

․ 李明璁╱社會學家、作家

․ 大人學共同創辦人/張國洋

․ 矽谷阿雅/創業家、前矽谷臉書產品經理

․ 超級歪SuperY(說書人、影評人)  ——爆炸觀點推薦

Ratings and reviews

4.0
1 review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