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CUS全新改版的 logo 中,以OCU這三個字母做視覺溝通,希望傳遞的精神是:「用心專注在一本好雜誌」。本期的改版亦邀請了資深平面設計師 Free fritz(佛列玆李)操刀,他對於平面排版在設計上要求非常精準,也相當感謝他賦予《焦點藝術》更當代的面貌。
本期封面藝術家為台灣抽象繪畫翹楚的葉竹盛(1946年生),1977年畢業於西班牙馬德里最高藝術學院,創作至今的資歷相當驚人,相關畫冊、精闢的藝評文章亦累積相當之多,此次透過一種截然不同的感受去書寫葉竹盛的畫作,對自己也是一大挑戰,想傳遞給讀者的訊息是:每一幅抽象繪畫都可以成為一篇故事,每一幅抽象繪畫都能開發人的想像力。在觀看葉竹盛的作品時,發覺每一幅都是可以走入心靈的繪畫,抽象藝術不需要被讀懂,但需要被感受。
本期企劃了兩個小專題,一是三場關於紙藝術的展覽:Peter Gentenaar的紙藝創作、在宜蘭中興紙廠舉辦的「紙的進化論」,以及在台南木木藝術展出的「Paper Art Project」;另一是探討藝術玩具在藝術市場上的熱潮現象,透過四位專家:陳俊明(收藏家、大屯24拍賣創辦人)、陳惠黛(羅芙奧國際藝術部總經理)、周士涵(藝術品收藏顧問)、蘇彥睿(資深公仔收藏家、VTSS負責人)的訪談,由他們從不同的觀點剖析這股熱潮,讓讀者們、藏家們能做為一些參考資訊。
剛剛結束的7月份共發生了兩個飯店型的藝術博覽會,一是台北舉辦的福爾摩沙,另一是在台中的台中藝博,都是收藏家們挖寶的好機會,兩個博覽會都非常精彩而成功。在台中藝博的一個展間內,聽一位收藏家分享收藏心得,他說:每年收到來自各地的拍賣畫冊都堆得很高,我會篩選留下10%,剩下的淘汰。十年之後,做一次總整理。你會發現過去那些出現在拍賣圖錄上的藝術家很多都消失了,這就是藝術市場的現實面,是充滿競爭力的!沒有新的創意、只是一直在複製自己的藝術家很快會被人遺忘。這番話講得相當實在,很多時候我們只關注當下,放眼未來,仔細回看檢討,能成為永恆經典,確實寥寥無幾。
生活單元未來將會介紹圍繞著藝術的相關領域,建築、時尚、設計、旅遊等更廣泛的藝術生活面向,本期專訪到中悅(建設)機構總經理陳再河,透過他的介紹與實地感受,了解到中悅建設在建築與室內設計上的想法,以及他們目前注入到新建案中有別於過去的新思維。旅遊部分將結合《焦點藝術》未來推動的「美學之旅」項目,把藝術與旅遊加以結合,目的在於推廣精緻、深度體驗的美學之旅。
近期聽聞藝術圈不少朋友們都準備往海外發展,無論是畫廊經營者或藝術家,都希望能夠在沉悶的台灣藝術環境中,探索新的可能性,開創出新的道路。一位好友語重心長地嘆道:其實真正的關鍵是收藏家的品味,如果收藏家的美感和品味能夠提升,才有辦法讓藝術環境提升。收藏家們決定要買的作品,同時也決定了藝術環境的水平,聽來有些無奈,但某種程度也確實是事實。那麼,我們更重要的工作,應該就是思考如何提高收藏家們的品味,不妨先從「用心專注在一本好雜誌」上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