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記憶與實感經驗: 現代中國文學散論集

· 秀威文哲叢書 第 3 冊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電子書
332
頁數

關於這本電子書

本書分為三輯── 輯一 以施蟄存與《現代》雜誌為中心討論:知識份子的角色意識;《現代》雜誌的風貌與品格;在分殊與對立之外,《莊子》、《文選》之爭所體現的辯證與暗合;施蟄存的文學實踐之於海派文學──海派文學,不僅指建立在特定地域基礎上的文學空間(包括作家作品、風格流派……),也應包括文學生產和傳播方式以及整個文學生態所構成的文學制度和環境──的代表性。 輯二 關照的主題是「現代名教批判」,即:現代中國讀書人與知識份子,在身處名詞爆炸的情形中,在接受新知識、新思潮的過程中,一種反思性的應對與態度。論文中考察現代名教的具體形態、特徵、成因及危害;優秀知識份子對現代名教的警示、洞察與反抗;文學為名教批判提供的可能性。 輯三 為一組散論性的學術研究筆記,文中論及:章太炎語言文字觀的辨析;1930年代「青春文學」的讀後感;關於文學理論和方法中「研究的研究」。【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製作】

關於作者

 金理

1981年生於中國上海。復旦大學文學博士,歷史學博士後,現任教於復旦大學中文系,兼任中國現代文學館客座研究員。在《文學評論》、《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文藝爭鳴》、《文藝理論研究》、《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等刊物上發表論文若干。出版學術專著有《從蘭社到〈現代〉:以施蟄存、戴望舒、杜衡與劉呐鷗為核心的社團研究》、《歷史中誕生:1980年代以來中國當代小說中的青年構形》、《青春夢與文學記憶》。

曾獲中國「第一屆全國青年作家、批評家主題峰會」推選「2012年度青年批評家」,「華語文學傳媒大獎2013年度文學評論家」提名,《當代作家評論》、《南方文壇》年度優秀論文獎。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請分享你的寶貴意見。

閱讀資訊

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
請安裝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這個應用程式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手提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絡瀏覽器聆聽在 Google Play 上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及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等電子墨水裝置上閱覽書籍,你需要下載檔案並傳輸到你的裝置。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指示,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書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