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讀民數記

· 信福出版社
5.0
1 review
Ebook
446
Pages

About this ebook

細述祖先走過的足跡,

認識上帝的救恩


要了解以色列人出埃及、過紅海之後,在曠野漂流四十年的生活狀況以及所發生的事,就必須在讀過出埃及記之後,接著細讀民數記,這點是非常重要的認識。因為出埃及記的重點是放在上帝如何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過紅海,以及和上帝立約的經過。但民數記則是很清楚將重點放在以色列人流蕩四十年間,在曠野所發生的各種事情。舉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是在出埃及記第十二章37節記載說:「以色列人從蘭塞一直步行到疏割。不計算婦女和兒童,光是男丁,就有六十萬人。」然後在第三十八章26節記載:「登記人數在二十歲以上的共六十萬三千五百五十名。」民數記第一章開頭就很清楚記載以色列人出埃及進入曠野後的第二年二月初一日,他們舉行第一次人口普查,這項普查的方式是「調查以色列的人口,要一宗族一宗族、一家族一家族的調查,把二十歲以上能作戰的男人名單列出來」(參考民數記一:2—3),然後從第一章20節開始,直到第46節,就很清楚將每個支族二十歲以上能作戰的男人,確實的數目一一列出來。這樣,我們就可保守估計出埃及人數,單單以色列人至少有二百萬人,這是沒有包含未滿二十歲的、所有婦女,以及身體行動有障礙的、年紀超過五十歲以上無法參與作戰的,而且這還不包括利未支族的人在內。因此上述二百萬名是很保守估計,若是再加上跟他們一起離開埃及的外族人也算進去(參考出埃及記十二:38;民數記十一:4),則出埃及的總人數必定會超過二百萬人。也從民數記這份詳列各支族的人數來看,就會發現猶大支族人數最多,瑪拿西支族竟然比便雅憫支族的人數要少。從這裡,就可想像摩西帶領這一大群人進入曠野,單單吃的、喝的,以及行動、停止,加上要處理彼此之間的糾紛等等,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再者,出埃及在四十章的篇幅中,有多達十章是兩次記載建造聖幕的工作(參考出埃及記第二十五至三十章、第三十五至四十章)。而民數記則是詳細記載利未支族專心負責維護聖幕的工作,包括架設、拆解,以及移動聖幕,特別是有關約櫃的維護等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民數記幫助我們看到雖然摩西是上帝親自選出來帶領以色列人的領袖,可是他姊姊美莉安曾對大家只聽從摩西的指揮表示有意見,連哥哥亞倫也參與一腳(參考民數記第十二章),甚至後來還發生了和摩西屬於利未支族的可拉,和呂便支族的大坍、亞比蘭等三個家族的人聯手,想要「革命」取代摩西,拒絕再聽從他的領導(參考民數記第十六),這些記事會幫助我們明白,做上帝忠實的僕人,並不是事事都會很順利。


也因為民數記的記載,才讓我們看見即使是摩西帶領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在曠野流蕩四十年,盡心盡力地幫助以色列人度過那艱困的曠野生活,且已經來到約旦河東岸,只要過約旦河就可進入應許之地迦南,就在剩下這最後一程,上帝卻不准許摩西進入迦南地,雖然在民數記第二十七章14節有說出上帝給的理由是:以色列人在米利巴對上帝發出怨言時,摩西和亞倫當全體會眾面前,沒有承認上帝神聖的能力,這理由的背景是和民數記第二十章1至13節發生在米利巴的事件有關。其實,那事件也沒有清楚說出摩西有任何不承認上帝神聖的態度,因此這樣的理由,讓人讀來總覺得欠缺了什麼。但摩西沒有因此就發怒、生氣,相反的,他是這樣禱告說:「主上帝啊,你是生命的源頭。求你指派一個人作全會眾的領袖,能率領他們作戰,好使你的子民不致像沒有牧人的羊群。」(民數記二十七:16—17)看,摩西是這麼順服上帝旨意的全民領袖,對今天的傳道者、教會領袖來說,或許有值得借鏡省思的功課。


我常說,讀聖經最讓我感佩的一件事,就是聖經編撰者,並不會只記載以色列人榮耀、成功的一面,而是連他們失敗的歷史都很清楚地寫下來,這就是寫歷史最重要的地方,要幫助後代,就是要這樣做,而不是只寫有成就、榮耀的一面,因為只有歌頌的歷史寫法對後代子孫一點幫助也沒有。寫國家歷史是如此,寫教會歷史更要如此。這也是我常在查經班告訴參加的兄姊,讀聖經,是需要有反省能力,否則讀聖經就讀不出經文的精髓所在。


因此,我會將所知道的教會失敗之處,毫無遮攔地細述出來,也會將我所經歷到、知道的執政者之過錯指出來。當然,我也會遇到有人因此不再來查經,有的人也因此認為我對聖經的看法跟他們過去所領受的大不相同而多所質疑等等,這些我都接受,也成為我反省的功課。因為我知道自己所了解的,所看見的,可能只是一個面向而已。但我只求一件事:對聖經上帝的話,盡我的能力及所了解的忠實解釋。若此,我就可以安心。


每本「細讀」系列的聖經釋義之書出版,都要感謝許多兄姊的奉獻支持鼓勵,才使得這系列的書可以陸續出版。而這本《細讀民數記》之書可以順利出版,要特別感謝雙連教會楊新造牧師的幫忙校稿,也謝謝吳慧倩姊妹的編輯工作。盼望這本書的出版,對您在閱讀民數記時,可以更清楚明白。願上帝賜福你。

Ratings and reviews

5.0
1 review

About the author


盧俊義


高雄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傳道者。


1974年自台南神學院畢業,陸續在台東關山、嘉義西門、台北東門等三間教會牧會,2013年2月退休,也曾任台南神學院、台灣神學院、玉山神學院、新竹聖經學院、台灣浸信會神學院等兼任講師。


此外,他擔任過高雄少年感化院、台東武陵外役監獄的教誨師,以及台灣長老教會《教會公報》主編,並在好消息頻道(GOOD TV)主持節目。曾與佛教釋昭慧法師、天主教王敬弘神父共同成立「關懷生命協會」。


目前在民視電視台《台灣學堂》主持「這些人,這些事」節目,同時擔任台北和信醫院宗教師、倫理和安寧委員,以及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倫理委員。


帶領六個查經班,喜歡文字工作。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