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224期/成本控管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成本的加與減


憑直覺回答,「成本」這個詞,最常和哪個動詞同時出現?我的答案是:砍、刪、降⋯⋯這類和減法、去除相關的字眼。

這個減法邏輯不難理解,因為企業的經營公式就是開源節流(收益=營業收入-費用)。當開源不易,特別是景氣不好時,節流自是提高收益的解方之一。會計暢銷書《叫賣竹竿的小販為什麼不會倒?》的作者山田真哉也提到,當這道企業獲利公式套用到個人時,比起開源,節流更容易,道理就如同「省一分就是賺一分」(A penny saved is a peeny earned.)這句英語俗諺。

不過,省錢怎麼省?零售巨擘沃爾瑪(Walmart)的創辦人山姆・沃爾頓(Sam Walton)分享過他的哲學:「每當沃爾瑪亂花一塊錢,都是從我們顧客的口袋裡拿錢。每當我們省下一塊錢,就讓我們領先競爭對手一步——這是我們一直在追求的境界。」分析個中道理,省錢,是為了「讓顧客贏、讓公司贏」,是深思過後的策略思考,不是簡化的減法思維。

如同《無限賽局》一書所言,「軟弱的領導者才會採取權宜之計,認為自己有所有問題的答案,或試圖控制所有變因。年底用裁員來快速降低成本、達到預測,不需要什麼勇氣;探索沒試過的其他選擇,才需要更大的勇氣。」

順著何謂勇氣的路徑,看到費用、成本、支出,絕對不是只有砍減刪,更難、也更關鍵的抉擇反倒是:什麼時候該大膽投資?

政大商學院講座教授吳安妮在《企業策略的終極答案》裡寫到,「不少企業自認為是『控制成本』的高手,但其背後大都存在著『成本的迷思』。」她在序言裡,提出企業的3大成本迷思:分不清且不知如何取捨長期或短期成本、誤以為大客戶就是好客戶,以及看不清楚隱藏成本。

針對長期成本和短期成本,吳安妮提醒,當企業是面向未來,構思創新舉措,即使短期成本增加,但是長期成本會降低。相反地,如果只著力在短期成本的降低,忽略長期優勢的培植,最終反倒會增加長期成本。

因此,所謂的成本控管,是在減法和加法之間權衡拿捏:省錢,不是苛扣,而是消除不必要的浪費;花錢,也不能是盲目擴張,而是投資未來。

山田真哉指出,「會計是一門不僅看出浮出水面的冰山一角,還要將水中看不見的部分數字化的學問。」當我們戴上策略思考和永續經營的眼鏡,同樣一道「收益=營業收入-費用」的經營公式,永遠都要追問:收入真如數字表面呈現的那麼多嗎?費用真如數字表面的那麼少嗎?或許這才是「健康的」成本管理。


總編輯

齊立文

About the author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