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諭與教化──明代六諭宣講文本《聖訓演》探析

· 獨立作家-秀威出版
電子書
238

關於本電子書

明代開國之初,明太祖仿照儒家經典「木鐸教民」之制,由里老人手持木鐸,沿路宣誦聖諭六言:「孝順父母,尊敬長上,和睦鄉里,教訓子孫,各安生理,毋作非為」,藉此勸民為善、教化百姓。嘉靖以後,因鄉約制度盛行,改為定期集會宣講六諭,是為明代地方社會施行教化的總綱,可見明代社會對於道德教育的高度重視。

《聖訓演》成書於嘉靖十五年(1536),是六諭宣講文本的開端之作,最早收錄三原學派王恕對六諭的疏解。除六諭的詮釋外,也有婚喪禮俗的討論,並且特別重視女教的規範,以及著重在蠶桑絲織的婦功,反映陝西一帶的地域特性。

有別於明代理學家闡述儒家思想內涵的注疏內容,其編纂者巡按陝西監察御史唐錡、陝西提學副使龔守愚均為地方官員。本書透過梳理《聖訓演》內容以釐清明代六諭宣講文本的演繹脈絡,同時觀察明代士人在地方上所為,或可映照出他們的治鄉理想,以及對於社會的關懷。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林麗月專序推薦

關於作者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學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現為桃園市私立六和高中歷史科教師。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