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的是我們,不是他們:從理解到陪伴,重新認識網路原生代的36個共好練習

· 綠蠹魚Read It! Book 17 · 遠流出版
Ebook
24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在這失控的焦慮時代,我們需要的

或許不是一本典型的教養書,而是「重新理解網路原生代」的書。


孩子們不是不願意改變,只是渴望被了解……

身為有過網路成癮經驗的教養心理專家,趙逸帆以同理「網路原生代」孩子的角度,帶領我們進行一趟深入孩子想法的歷程。


本書從孩子的日常情境切入,帶你了解他們為什麼愛滑手機、離不開短影音,還有為何沉迷遊戲,在這些無限滑的行為背後,各自隱含了哪些心理需求與人生課題。第二部分帶領大家思考,網路文化是如何一點一滴形塑了新世代的價值觀。最後,期望透過可行的策略,實際陪伴孩子;不再只是透過設限來管制,而是真正靠近他們的心。


多位網路原生代的真實案例故事,讓你重新認識他們的內在邏輯與情緒表達模式,期盼師長們換一種眼光看待這群新世代的孩子。

 

◤在這個資訊爆炸、演算法主導的世界裡,

與其急著斷線、防堵,不如一起設計一種能同行的生活方式;

與其擔心失聯,不如找回彼此真正的連結。◢

──趙逸帆


【共感推薦】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彭冠綸|「館長小編的圖書館日常」版主

黃之盈|諮商心理師

楊惠君|《少年報導者》總監、《報導者》顧問

厭世國文老師|高中國文老師

綠君麻麻|閱讀推廣人、作家

蔡淇華|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作家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Discover more

About the author


趙逸帆

 

畢業於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先前讀過中央大學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因為志趣不合重考轉換跑道,所以對孩子的探索教育、家庭教育十分看重。從台北教育大學畢業後曾任公立小學實習、短期代理教師,後來在台北市小實光實驗教育機構擔任教師,接觸許多中小學的孩子和家庭。


在任教過程中,發現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成立「不帆心家庭教室」,固定時間辦理公益親職講座,並受邀至許多學校和社區單位講演,近三年累積近300場講座經驗。同時長期在臉書等社群平台更新親職專欄,撰寫超過400篇數位教育和網路教養的專文,希望用講座、用影音、用書籍等方式,幫助親師能更接近網路原生代的孩子!


專長議題有:兒少網路社群觀察、網路成癮、數位性剝削防治、學生心理需求分析、生涯探索、自我覺察、SEL課程等。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