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馬克與布羅茨基: 一種基於“劫灰意識”的“反人牲主義”: Remarque and Brodsky

· Bouden House
電子書
478
符合資格

關於本電子書

本書結構,概分兩部。上部五篇文字,為己亥以來斷續閱讀雷馬克小說的心得,有感而發,歷己亥、庚子和辛丑,三載斷續,首尾連通,,終於輯集成章。它們採擷、發掘自雷馬克小說的某個主題,由此衍生開來,引申廣大,而為思想史鋪敘,並輔以政治哲學闡釋。下部四篇文字,以“歷史與時間”“詩人與帝國”“歐洲文明版圖中的理性與情感”,以及“邊緣和反抗”諸題,揭示布羅茨基爛漫詩文的時空深度與人道意蘊,並以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和吾國詩人昌耀兩相比照,講述流亡者的心路歷程,於輕觸他們的心靈悸動之際而兀自放歌。

一切源於生命終於迎來了自己隆重的秋肅,放手庚子後我存活於我的死後狀態,而仿佛死後反觀人世,恰如魂靈凝眸前生,並照見了來生之冷泉映月,鋪排開那九泉之外更一泉的柳暗花明。進而,活在自己的死之中,自細數每一個額外的時日,聽時鐘滴答,瞰途窮日暮,該是多麼幸運。塵世是個明亮的舞台,無名眾生熙來攘往如木偶上演啞劇,劇本是終古的老套,台下遠處黑暗裡我的遊魂飄蕩,棲息於黃昏時分偏旁部首的溫柔原鄉。故而,自茲已還,我的所有書寫,包括此刻這卷文字,都是自陰間送達人間的問候,由靈界向生物界的輕叩,應和著創世第一天清晨滴露洪荒裡學堂的書聲朗朗。⸺上蒼,感謝你的眷顧,給了我第二個童年。於是,活著!

關於作者

許章潤,安徽廬江人,西南政法學院(今西南政法大學)法學士;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碩士;澳洲墨爾本大學人文學院法哲學—法律史博士。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學家,現為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曾任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法治與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清華法學》主編、天則經濟研究所特約研究員,其研究領域主要是法理學、西方法哲學、憲政理論和儒家人文主義與法學,出版有[國家理性與現代國家][重思國家][國家建構與法律文明][歷史法學](三卷)、[犯罪學]等十幾種法學專著。2013 年開始,他陸續發表演講和文章,批判中華人民共和國當下的政治和社會運行模式。2018 年 7 月,他在網際網路上發表《我們當下的恐懼與期待》一文,系統性地批評中華人民共和國現行政治與社會方向、以及領導人的倒退趨勢。2019 年 3 月,清華大學暫停許章潤的一切教學職務和學術工作、禁止上課招生,並且啟動調查程式。2020 年 7 月在紐約博登書屋出版《戊戌六章》,8 月,清華大學將其解僱。2021 年 8 月,在紐約博登書屋出版《庚子十劄》。現為自由職業者,以寫作為生。

為這本電子書評分

歡迎提供意見。

閱讀資訊

智慧型手機與平板電腦
只要安裝 Google Play 圖書應用程式 Android 版iPad/iPhone 版,不僅應用程式內容會自動與你的帳戶保持同步,還能讓你隨時隨地上網或離線閱讀。
筆記型電腦和電腦
你可以使用電腦的網路瀏覽器聆聽你在 Google Play 購買的有聲書。
電子書閱讀器與其他裝置
如要在 Kobo 電子閱讀器這類電子書裝置上閱覽書籍,必須將檔案下載並傳輸到該裝置上。請按照說明中心的詳細操作說明,將檔案傳輸到支援的電子閱讀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