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是唐代食物藥治病專書。原書早佚,僅有殘卷及佚文散見於《醫心方》、《証類本草》等書中,各本所存佚文出入很大。1907年敦煌出土該書殘卷,存藥26味。全書共3卷。原書有條目138條,據《嘉佑本草》記載:「張鼎(唐開元間人)又補其不足者八十九種,並歸為二百二十七條。皆說食藥治病之效。」書中除收有許多卓有療效的藥物和單方外,還記載了某些藥物禁忌。所載食療方下均注明藥性,其次分記功效、禁忌,其間或夾有形態、產地等。另有動物臟器的食療方法和藻菌類食品的醫療應用,產婦、小兒等飲食宜忌等記述。該書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也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食療專著,後世多有引用,是一部研究食療和營養學的重要文獻。
從現有殘存佚文看,有不少條為《唐本草》失載的藥物。如蕎麥、綠豆、菠菜、白苣、胡荽、鱸魚、鱖魚、石首魚等,都是本書首次記載。所錄波斯石蜜、高昌榆白皮等,能反映亞洲中部地區使用食療藥的情況。
《食療本草》對研究本草文獻及飲食療法發展史,有重要參考價值。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在敦煌莫高窟中發現該書古抄本殘卷,收有從石榴至芋共26種藥物的條文,現存英國倫敦博物館。1930年日本中尾萬三考察、校定了該書,以《食療本草考察》為名。全書分兩編,載藥241種,是近代最早的一種輯本。1980年秋,人民衛生出版社約請謝海州、翁維健、馬繼興、鄭金聲等專家學者,根據中國學者羅振玉主編的《敦煌石室碎金》中轉抄的《食療本草殘卷》及所收的其它資料,重新進行校輯,1984年書成,7月第一次印刷終使世界上現存最早,在本草史上占有較高地位的食療專著,以嶄新的面貌,重新與世人見面。
書分三卷,共計二百二十七條。(百度百科)
《食療本草》為唐.孟詵(公元612年—公元713年)所撰。汝州(今河南汝州)人。公元621年~公元713年,漢族,唐汝州人,少好醫藥及煉丹術,嘗師事孫思邈學習陰陽、推步、醫藥。(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