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今藝術&投資 2025/9月號 396期

· 典藏藝術家庭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书
118

关于此电子书

本期主題:藝術市場壓力測試

------

自2024年年底開始,無論是在藝術同好間的閒談,還是業內人士的深度對話中,「市場真的不好了」幾乎已成為無需證明的共識。全球藝術市場告別了疫情後那段略顯狂熱的時期,正式進入一個更趨審慎與理性的調整週期。這不僅是客觀數字上的呈現──根據《巴塞爾藝術展與瑞銀集團環球藝術市場報告》,2024年全球藝術市場銷售總額下降了12%;更是來自市場第一線的真實體感──高端藏家趨於謹慎消費,賣家若無迫切資金需求也多傾向觀望。


然而,幾乎所有我們訪談的專家都一致認為,這場下行週期與其說是一場令人恐慌的危機,不如說是一次健康的「壓力測試」,或是一個必要的「淘選機制」。當熱錢與情緒性消費退去,抱持短期買賣套利的人最先離場,反而讓市場得以回歸穩定。更重要的是,這為眼光獨到、準備充足的知識型藏家,創造了在競爭相對減少的環境下,以更合宜價格購藏重要作品的絕佳良機。


但一個更深層的問題隨之浮現:這場調整,僅僅是歷史上又一此可預期的週期性起伏,還是一場更根本的結構性變革的序幕?(企劃/朱貽安、嚴瀟瀟)


◎ EDITORIAL 編輯手記

20 反覆對話的勇氣∣嚴瀟瀟

◎ COLUMN 今專欄

22 使命不清或已失去使命?──亟待再定位的「國立歷史博物館」(三)∣王嘉驥

24 怠惰職務的文化官員為何如此逍遙呢?∣蕭文杰

26 從「天梯」到「宇宙迷宮」∣洪三雄

28 時代之聲∣姚謙

30 借軀還魂.陰陽共創∣簡秀枝

◎ MISSING PIECES 名單之後

32 島嶼,以及文藝的交織 臺灣時代的古藤雅童∣蕭亦翔

◎ ART TALK 相談室

34 美術館面對現代性的「新思維」 李玉玲談中亞聯大雙美術館的公共想像與實踐∣嚴瀟瀟

38 在「邊界」上行走:弗朗西斯.埃利斯的詩意政治學 從卓納畫廊香港群展「界(線)」談起∣朱貽安

◎ SPECIAL REPORT 特別企劃

42 嗅到「未知」的潛力,藝博會不再是畫廊國際化優先選項? 伊日藝術計劃於印尼雅加達全新佈局∣陳思宇

◎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46 「我為不確定之物編織秩序」 瑪麗亞.拉斯尼格的藝術旅程∣嚴瀟瀟

50 自我與他者:彼得.帕克什談瑪麗亞.拉斯尼格∣嚴瀟瀟

53 從友誼到傳承:伊萬.沃斯談瑪麗亞.拉斯尼格的藝術資產∣嚴瀟瀟

54 惡.筆:顏頂生《豐慶十七帖》的畫裡覺;墨中悟∣沈伯丞

◎ FEATURE 專題企畫

60 壓力測試 危機下的反思與座標重設∣朱貽安

62 斷鏈型孤島市場──臺灣藝術市場的困境與契機∣石隆盛

67 機會藏在驚濤駭浪裡∣許宇

72 「見山不是山」的2025藝術市場∣龔若靈

76 市場羅盤:來自前線的多元觀點與策略∣編輯部

76 韌性應對逆風,世代財富轉移將成為驅動市場未來的關鍵 蘇富比東南亞董事總經理及暫代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Jasmine Prasetio∣朱貽安

77 在不確定之中,尋找藝術市場的穩定座標 富藝斯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李美玲∣楊椀茹

78 作品允許時間沉澱,等待下一個經濟週期的到來 保利香港拍賣現當代藝術部主管許維筑∣楊椀茹

79 市場的起伏是常態,長遠的藝術收藏在於「守」 邦瀚斯亞洲區現代及當代藝術部主管關尚鵬∣楊椀茹

80 市場的調整,讓「品質」與「稀有性」成為穿越週期的不變準則 PW&A、NPAP聯合創辦人暨合夥人黃林詩韻∣朱貽安

81 進入複合壓力時代的亞洲藝術市場,價值與韌性將決定未來格局 「藝蔚閣」創辦人魏蔚∣嚴瀟瀟

◎ OBSERVATION 藝點觀察

82 芝加哥的公共藝術實踐:從「觀看」轉向到「參與」∣洪秉綺

86 算法時代下「歇斯底里」的講述表演∣詹育杰

90 凱斯.哈林,藝術是屬於眾人的∣Artprice.com

◎ ART SCENES 展覽選介

92 藝術作為築居心神交會之所 袁金塔「詩草精靈:數位藥方的情緒煉金術」∣徐婉禎

94 吉光片羽 莊普、陳浚豪、橫溝美由紀聯展∣張馨之

96 從鄧卜君的水墨視域觀想花蓮人文地景∣林正宗

附:佳士得別冊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