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 舊俄文學大師大系-杜斯妥也夫斯基

· 舊俄文學大師大系 Book 8 · 谷月社
5.0
2 reviews
Ebook
7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杜斯妥也夫斯基在他的作品中表達了對宗教、哲學及心理學的想法。他的作品探索自殺、貧窮及道德等主題。其中和心理學有關的主題有首次出現在《白夜》中的作夢,以及首次在《少年》中出現的父子關係。他大部份的作品都呈現當時俄羅斯混亂及複雜的結構。杜斯妥也夫斯基早期的作品是以文學寫實主義及自然主義文學的角度來看社會(例如貧富的差異),早期的作品中也受到很多其他作家的影響,甚至其中有部份被指責是抄襲的,不過後來個人風格越來越明顯。杜斯妥也夫斯基在出獄後在著作中加入宗教性的主題,特別是俄羅斯東正教的內容。他的一些作品中也可以看到哥特小說、浪漫主義及諷刺的成份。

魯迅對杜斯妥也夫斯基有過一段極為精彩的評價,出自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中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事》,堪稱至今為止中國文學界解讀杜斯妥也夫斯基最精當的一段言論。

此言論摘抄如下(只揀取其中兩段最精彩的錄入):

「他(指杜斯妥也夫斯基)把小說中的男男女女,放在萬難忍受的境遇里,來試煉他們,不但剝去了表面的潔白,拷問出藏在底下的罪惡,而且還要拷問出藏在那罪惡之下的真正的潔白來。而且還不肯爽利地(原文作「的」)處死,竭力要放他們活得長久。而這陀思妥(耶)夫斯基,則仿佛就在和罪人一同苦惱,和拷問官一同高興著似的。」

「醫學者往往用病態來解釋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這勃羅梭式的說明,在現今的大多數國度里,恐怕實在也非常便利,能得一般人們的讚許的。但是,即便他是神經病者,也是俄國專制時代的神經病者,倘若誰身受了和他相類似的重壓,那麼,愈身受,也就會愈懂得他那夾著誇張的真實,熱到發冷的熱情,快要破裂的忍從,於是愛他起來的罷。」

魯迅先生讚許為這是「俄式基督的偉大的忍耐精神」。

Ratings and reviews

5.0
2 reviews

About the author

杜斯妥也夫斯基出生於莫斯科一個貧窮的家庭,在七個孩子中排名老二。他的父親是一名退休軍醫和徹徹底底的酒鬼,工作於莫斯科的Mariinsky窮人醫院。父親工作的醫院地處莫斯科的荒郊野嶺,犯人公墓、精神病院和孤兒院便是僅有地標式建築。這些景象給年紀尚小的杜斯妥也夫斯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窮困者的憐憫深深刺痛著他的心靈。雖然父母不允許,年輕的杜斯妥也夫斯基還是喜歡去醫院花園走走,看看那些曬太陽的病人,聽他們講故事。

坊間流傳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父親對待孩子很粗暴,比如他要求自己的孩子在他上班回來打盹時輪流替他驅趕蒼蠅,而且必須保持絕對安靜。然而為杜斯妥也夫斯基寫傳記的作家Joseph Frank卻認為《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的父親的原型並非作者本人的父親。父子間的信件包括他們自己的言論都指向父子間的關係十分不錯。

1837年他母親死於肺結核,他和他弟弟被送入彼得堡尼克拉耶夫斯基軍事工程學校。1839年在莫斯科當醫生的父親去世,死因不明。有人說是因為他醉後對農奴發脾氣,農奴被激怒將他制服,灌入伏特加直至他溺死。也有人認為是自然死亡,而臨近的地主為了把土地輕易拿到手而編了這個故事。或許這個專制的父親給了杜斯妥也夫斯基很大的影響,以至於他把父親的形象搬到了《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的老卡拉馬助夫這個「邪惡而感情脆弱的小丑」父親身上。

杜斯妥也夫斯基患有癲癇,9歲首次發病,之後間或發作伴其一生。《卡拉馬助夫兄弟們》中的斯麥爾佳科夫也是時常發作癲癇。《白痴》中,梅什金公爵也患有癲癇,不得不認為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有意為之。

在彼得堡的軍事工程學校期間,杜斯妥也夫斯基學習他於之不屑的數學。與此同時,他還涉獵了莎士比亞、帕斯卡爾、維克多·雨果的文學作品。在數學上涉獵頗廣的他考試成績優秀,於1841接受委任。那年,他已完成了兩部浪漫主義劇作,深受德國浪漫主義詩人席勒的劇作《瑪麗·斯圖亞特》、《鮑里斯·戈東諾夫》影響,但均失散。杜斯妥也夫斯基這個自稱「做夢人」的青年人,卻對席勒的這兩部作品頗有取笑之意。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