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理人月刊》第192期/自學的技術

· 巨思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50
Pages

About this ebook

Editor's Note 編輯台時間


為什麼想學更重要


我們從出生開始就在學習,不知不覺就學會很多知識技能,這也引發許多專家想要探索,人到底是如何學習的。

成人後,在社會上與各種人交流,跳脫了教育體制的學習框架,我們進一步體認到,學什麼都好,把一件事做到極致就功德圓滿了,而這往往要花一輩子去學的。

我們會想看學習技巧的書籍,多半也是出於這個原因:看到某個領域的卓越人士,日積月累或超速達成的成果,轉而想去了解對方怎麼辦到的。所以我們可能也得先分辨清楚,你渴望獲得的是「學習的方法論」,還是更想要高手專家們的「學習成果」。這就好像10個英文「口說」很好的人,可能會給出11種學習方法,而且沒有孰優孰劣。

換個角度說,關於學習,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一個又一個技巧、戰術,而是去思索更根本性的問題:你為什麼要學習?哪種學習方式最適合你?還有人腦學習的原理原則是什麼?否則,就算要你刻意練習1萬小時,或拿起番茄鐘計時25分鐘,不管學什麼,都很容易無疾而終。

《用對腦,從此不再怕數字: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如何創意思考,解決(幾乎)所有的問題》這本書裡提到,從21世紀初以來,神經學家就已經對大腦中的兩種思維網絡模式,及其彼此間的互相切換,有更深入的研究上,亦即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專注模式(focused mode),和更加放鬆的發散模式(diffuse mode),它們對學習都非常重要。了解這點,我們對學習的態度,就會比較鬆弛有度,火力全開之後也需要休息神遊一番。

我很喜歡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一篇叫〈自我管理〉(Managing Oneself)的文章,他在文中提到,「在各種了解自我的重要事項中,最容易的就是了解自己怎麼學習。當我問別人:『你是怎麼學習的?』大多數人都知道答案。如果再問:『你會根據這方面的認識來行動嗎?』很少人的答案是肯定的。」學習,絕不只是透過閱讀而已,有些人透過書寫、有些人透過聆聽,也有人從做中學,知道自己怎麼學習效果最好,「根據這方面的認識來行動,才是有好績效的關鍵。」

最後,知道為什麼而學,才能有強大的動力,支撐你學出結果來。《原則》的作者瑞.達利歐(Ray Dalio),有次在聽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展示特斯拉電動車時,問他怎麼想到要創辦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馬斯克回答,「我一直覺得發生一場全行星規模的災變是不可避免的,如瘟疫或隕石撞地球,這就要求人類另找一個地方重新開始,比如火星。」在發現NASA沒有相關計畫後,馬斯克決定自己做。

達利歐問他,在火箭科學方面有沒有相關背景,馬斯克說,沒有,「我剛開始讀這方面的書。」如今,SpaceX已是史上第一家發射火箭載人升入太空軌道的商業公司。知道為什麼想學,再開始學習,更重要。


總編輯 齊立文

About the author

《經理人》

台灣第一本全球化時代經理人專屬的管理雜誌

從「基礎」到「進階」,「實用易懂」的管理雜誌。

提供高效率的最佳管理對策

管理觀念和實務同步,徹底解除管理焦慮

回歸基本面,有效解決管理困境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