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社會創新【第一本實戰指南】:兼具商模與永續,年輕世代邁向公益實踐

· 果力文化/漫遊者文化
电子书
289

关于此电子书

社會創新——兼具商業模式、社會共好的實踐路徑

是年輕世代最燃的新社會運動!

 

攸關台灣未來六大領域

——社會關懷.人文教育.地方創生.環境永續.循環經濟.醫療創新——

精選台灣&國際成功個案,剖析創業心法、實戰工具

引領具社會使命的青年團隊

錨定問題、預見趨勢、創造共好未來的最佳解方

 

★ 實戰分析:精選29組台灣成功個案plus 12組國際代表案例

★ 4大必備戰力:黃金圈分析+社會影響力評估+社會投資報酬率+ SDGs永續指標

★ 社會創新心法 :盤點資源🡪建構組織🡪跨域合作🡪強化實戰力

打造社會創新生態系:為台灣社會企業、新創團隊、NGO 與NPO專業工作者、大專院校社會創新教育帶來全新視野與工具

 

今日,全球共同面臨許多挑戰:因新冠疫情、俄烏戰爭所致之糧食短缺、戰爭衝突、人道救援、能源危機、地緣政治動盪等社會問題,全球人口高齡化、貧富不均所帶來的嚴峻挑戰,追求經濟成長而帶來的環境污染、氣候變遷等環境問題。而在疫情過後的時代,整體社會的產業結構、經濟水平、生活型態等也越來越多變,這些衝擊讓青年世代必須重新思考人類與地球的關係,以及想要追求怎樣的未來。

 

★社會創新:兼具商業模式、社會共好的實踐路徑

 

近十年來,社會企業在全球萌芽發展,透過商業模式驅動社會使命,翻轉過往非營利與公益端大量倚靠捐款補助的模式,用更永續的營運方式驅使社會問題被解決。台灣也因為有公、私、第三部門共同積極推動,越來越多年輕人與組織開始思考如何用社會創新解決問題,並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積極面對全世界全人類所共同面臨的社會、環境、經濟發展的挑戰。

 

本書期待引領青年世代,積極面對當前種種挑戰,透過創新思維找到更好的創意解方,兼具商模與公益,同時致力打造一個可持續的社會創新生態系。

 

★盤點資源,建構組織,跨域合作,強化實戰力

    ——善用:黃金圈分析、社會影響力評估、社會投資報酬率、SDGs指標

         

二〇一六年底,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攜手 Impact Hub Taipei,共同打造與推動「Fun大視野 想向未來:青年創新推動計畫」,以「攜手青年,創造社會共好」為初衷,整合產官學、NPO等資源,以培養台灣社會創新與公益行動人才,匯聚社會創新所需具備的各項技能,鼓勵更多青年於創造改變,成為社會影響力的種子。

 

在這幾年的推動下,年輕世代走出了一種新型態的社會運動——許多年輕人挽起袖子,透過創新的商業模式、資源整合及跨域合作,到前線解決社會問題,並勇敢回應台灣各種亟需關注的風險與挑戰,涵括了攸關台灣未來的六大創新:

 

         社會關懷、人文教育、地方創生、環境永續、循環經濟、醫療創新

 

本書精選29組台灣實戰成功個案,搭配12組國際成功個案,展現青年創新團隊的初心與挑戰,更透過黃金圈、社會影響力評估、SDGs指標等工具,解析其使命、創新模式與社會影響力,是青年欲投身社會創新領域不可錯失的的教戰手冊。

 

本書助力具有社會使命的青年團隊,

創建更永續的商業模式,

結合創新科技、跨域、多元合作模式,

讓商業價值與社會影響力並行,引領下一個世代的未來發展。

 

專文推薦

馮  燕|臺灣大學社工系名譽教授、慈濟慈善基金會董事

 

實戰推薦(依姓氏筆畫序)

李應平|台灣好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吳漢中|社計事務所共同創辦人

邱明慧|中國信託創投資深業務副總

黃國峯|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特聘教授

熊毅晰|天下雜誌調查中心總監

謝馨慧|台灣奧美集團董事總經理

顏博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執行長

蘇小真|家樂福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作者简介


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


創立於1966年。「人心淨化、社會祥和、天下無災無難」是證嚴上人的心願,也是慈濟志業的願景。永續,是慈濟基金會致力的方向,並積極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的ESG並進策略,結合「四大志業」的資源,強化「全球合作共善」的夥伴關係,邁向全方位慈善行動。


Impact Hub Taipei 社會影響力製造所


Impact Hub 是全世界最大的社會創新網絡,在世界主要城市扮演創新孵化器和社群中心等多元角色。Impact Hub Taipei 成立於 2015 年,以影響力空間、育成、溝通為主要核心業務,並於2018與2022年兩次通過B型企業認證。

为此电子书评分

欢迎向我们提供反馈意见。

如何阅读

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
只要安装 AndroidiPad/iPhone 版的 Google Play 图书应用,不仅应用内容会自动与您的账号同步,还能让您随时随地在线或离线阅览图书。
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
您可以使用计算机的网络浏览器聆听您在 Google Play 购买的有声读物。
电子阅读器和其他设备
如果要在 Kobo 电子阅读器等电子墨水屏设备上阅读,您需要下载一个文件,并将其传输到相应设备上。若要将文件传输到受支持的电子阅读器上,请按帮助中心内的详细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