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经的智慧找回真我: 心经解读系列之三(简体版)

· 心经解读系列(The Heart Sutra Interpretation Series) Book 3 · De Fu Publishing Pty Ltd
Ebook
176
Pages
Eligible

About this ebook

本书是根据治心老师所解读《心经》为主题的系列线上直播内容整理编辑而成的心经解读系列之三,是在前面两本已出版的心经解读系列的基础上,由治心老师继续为我们进行的深度解读。

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每个人可能一生都在寻寻觅觅,求索答案,而伟大的佛陀留下来的《心经》正是这样一部宏观且具象的最高智慧宝典。从觉悟了的生命角度看,生命是本然具足一切的,因此生命存在的真正意义不是去拥有什么,而是在丰盛的爱的游戏互动当中来经历自己、表达自己,在三千大千世界里去体验、去创造。

乾坤岁月悠,问君忆起否?生命最开始是处于真如自性的平衡状态,皆因一念迷一念觉,忽如一瞬,突然间出现不平衡之后,由此便开启了宏微漫漫的生命之旅,经历了无穷的妙用,并在业力法则的作用下,通过不断地调整和修正,最终重新回归到平衡的状态。从空,到有,又到空......在这样一个看似“无有所得”的过程当中,生命却创造了无限的丰盛、无限的欢腾、无限的精彩,也拥有了无限的智慧!

治心老师通过鞭辟入里、直击心灵,却又滚滚不绝、韵味无穷的讲解,为我们剖析如何透过《心经》证到五蕴皆空,如何安住在空性上起妙有,从此开始瞥见——我们生命本然大自在、大智慧的光芒。当我们通过智慧的观照跳出七情六欲的束缚时,我们将不再做欲望的奴隶,而是成为欲望的主人。那时节,把身体变成帮助我们修行和觉悟的身心法器,我们便从“凡夫”成为了真正的“王者”,最终在乾坤宇宙当中其乐无穷、殊胜无比地“玩”。这又是一个鲜为人知的生命存在的真相!

地球和其他维次的空间都不一样,因为有毗卢遮那佛最圆满、最周全的智慧在当中起作用,使我们这个空间以一种苦乐参半的状态存在。所以治心老师一再强调,这里是非常好的一个修行悟道的场所,也是生命最终觉醒的训练基地。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一定要珍惜在这里修行悟道的机会,同时也要避免进入修行的误区。修行并非是要修出什么特异功能,而是要感悟“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这个无上甚深微妙的法,和不论在任何维次空间都能自在解脱的智慧!

我们也不能狭隘地认为,修行一定要打着什么法门的头衔,或者整天念经、持咒、打坐才叫修行。一切众生只要在业里面流动都是在修行。你每经历一个角色,都忠实于自己的角色来悟道,由此就读懂了一个相分的你,就学到了一份报身的智慧,而百千万亿的相分加起来就是圆满报身智慧。因此一切的业障关系,都是我们要学习的生命功课。

当人没有智慧的时候,谈到业力是如此的恐惧。但是如果你能深入领悟治心老师在这本书中对《心经》的解读,转换到人生导演的角度来看待一切,就会像佛菩萨一样随缘,没有善恶、好坏、美丑之分,全然地接纳和体验当下发生的一切。你会透过与一切众生的业力关系,来经历自己、了解自己,修习生命无量甚深微妙的智慧。正是因为有了业的妙用,整个乾坤在业力平衡法则的作用下,永无止境地演绎,生命才像水一样流淌,生生不息地创造爱的丰盛。这是多么美妙啊!

我们本来跟佛一样,是法身、报身、化身三身合一的状态,拥有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地位和尊严。但是我们今天迷了,已经沦落为欲望的奴才,在无明的状态下被动地经历,痛苦地轮回,何其卑微,何其可怜!让我们跟随治心老师的指引,静下心来用心感悟,真正融入我们的每日平常,逐渐掌握如何透过一切相来看到背后那个不增不减、不垢不净、不生不灭的本体,进而在明心见性后主动地融入因缘当中来度化众生。到那时,虽然依旧身处红尘当中,身体还是那个身体,因缘还是那个因缘,但是你内在的受用,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你来讲当下就是一真法界!这又是何等的殊胜,何等的美妙!

在这本书中,治心老师一滴一点、抽丝剥茧地为我们揭开层层宇宙的奥秘和生命的真相,最终一语道破:其实整个宇宙只有一个修行者、悟道者、体验者,那就是你!如果能够站在一个观照般若的角度,照见五蕴皆空的时候,你会发现山河大地的背后是同一个主人,花草树木的背后是同一个主人,乃至于宇宙万有之一切的背后都是同一个主人,而这个主人就是“你”。我们现在是以五蕴组装起来的大脑意识为自己,而实质上真正的主人是你的真身,是你的本然面目,是你的真如自性。

既然都是同一个你,那还有什么可分别的呢?有什么可计较的呢?不是在和自己较劲儿吗?那不就是迷了嘛!为什么说“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因为色相和空相,它们本身就是一个主人所显化的。而我们最终要找回的,就是我们跟万物原本是一体的这个关系。在迷的状态下来遇事炼心,透过所有的生命来参悟,然后认出一切本来就是我——是我变成山河大地,是我变成花草树木,是我变成飞禽走兽,是我变成各种各样的人……而我变这一切来干什么呢?无非就是创造一切的丰盛来游戏、来体验、来玩乐!这是多么美妙不可思议的受用啊!

阅览治心老师对《心经》的解读,总能深切地感受到文字背后犹如滔滔江水般绵延不绝的内涵、意境、法喜,而每每让人望洋兴叹、掩卷长思、回味无穷!此文对本书的介绍实不足道出其广博内涵的万分之一,而本书也仅是治心老师三十六讲线上直播内容的其中四讲而已。德福出版社将持续努力,将治心老师后续更多的讲课内容陆续整理编辑成书以飨读者。我们专注于分享给人类带来终极幸福和生命觉醒的智慧,欢迎持续关注!

 

德福出版社

About the author

治心老师,字無遗,号治心。当代诗人、作家、思想家、艺术家、心相家。祖籍四川,自幼历经诸多奇遇,致其三观颠覆,进而开始探索生命真相与大道奥秘。后有道家师父不期而至,伴随数载悉心点化。后又因缘所致修学佛法,迄今二十余载,精进不止,种种殊胜,无以穷述。最终彻悟生命、宇宙之究竟圆满实相。现以多重身份与角色演绎其生命之大自在。

随着修行深入,他越是明理越是谦冲,越是懂得越是慈悲。于是明志以力行善道、慈济大千、无有遗野!祈盼天下迷众皆得自在解脱,继而创办九和九福教育,系统开发包括个人、家庭、社区、企业、学校、政府、民族、宗教、生命等九大板块在内的全民九阶进修课程体系,助力人类早日回归正道、实现世界大同。

治心老师从客观实相与生命本源出发,站在宇宙乾坤之道与生命圆满之法的角度,提出彻底解决个人身心、家庭关系、以及各民族不同文化、各国不同执政理念、各宗教不同信仰之间五大矛盾的《九和新学思想》。

首创《三大心智语言》生命实相理论体系,研发《造梦艺术》《心相语言》《左右脑平衡教育》与《王者之旅》等系列课程,究极生命运作之奥秘,思想内涵无比深厚。其研发且亲授的《九行运命》《九和之家》《九久鸿业》《九智领导》《九感明师》《九力学子》《九禅内观》《九疗全愈》《九福人生》《生命真相》《众妙之门》《行住坐卧》《圆觉中道》《心物一元》《大圆镜智》等系列课程涉猎个人身心健康、家庭和谐幸福、事业腾达通泰、人生自在美满、生命价值成就等方方面面掌控生命自由度的大智慧。

著有书籍《玩出大自在的幸福人生》《用心经的智慧找回真我》以及系列灵性诗集之《治心之舞》《我之一日平常》《尘中得自在》并已在全球各大平台出版发行。

治心老师的书法亦是独具一格,其妙手所化现的彰显皇家风范与贵族气质的治心能量体,开内拙之先机,问生命之本有,玩艺术之童趣。

老师的每一幅作品都是在生命本源之威德自在大圆明状态上书写、表达、演绎而成,故每一幅作品也都蕴涵着至高的生命能量,尽显老师所证天地自然、宇宙乾坤之究竟圆满道法。

作品中的每一个字,犹如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灵动而欢喜,苍劲而有力,浑厚而通达,丰盛而圆满,超脱而自在,神圣而庄严……富有极高的灵性、美感和神韵,耐人寻味,引人入胜,予人智慧,是提升个人心智与生命能量的绝佳之作,富含深刻的教育意义与文化内涵。

当其作品映入眼帘一瞬,心灵顿被摄受,灵魂深受吸引,所见之人皆深感语言无力形容其作品之穿透与震撼程度,惊奇与叹服的当下,已然知晓此瑰宝与心灵相通,甚是神奇与高贵,此等灵气之作,实乃与生命为伴之无价臻品,极具收藏价值。

此为老师透过墨宝在修学者日常生活与工作环境中润物细无声地为其柔软心性、启迪智慧、净化灵魂的慈悲心愿,亦是老师之所以在百忙中,一直会抽出专门时间为学员量身书写墨宝的初心所在。

老师将其实证之道高超而精妙地应机示现和随缘传授给众多探寻生命奥秘的求道者,其大智妙用淋漓尽致地体现在讲学与生活之中,其天地般宽广的爱深深地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老师慈悲喜舍、深入简出、随缘任运,是一位此生若有缘受教,生命便可了无遗憾的大圆满智慧布道者。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