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生技87期202107

· 環球生技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Ebook
124
Pages

About this ebook

懷鄉臺灣創業,如果最後竟變成了包袱⋯⋯


臺灣證券交易所旗下創新版、戰略新版,7月20日正式開板,但僅此一家申請創新版掛牌的仁新醫藥,最後在臨門一腳的一週前( 7月13日) 決定自行撤件。


政府在2020年12月發布規劃開設「臺灣創新板」(Taiwan Innovation Board,簡稱TIB/ 創新板) ,也迅速有效地在一年餘後,就打造出「臺版那斯達克」。只是,政府原期待藉此活絡資本籌資市場,並與本土有潛力的「獨角獸」共舞,卻在開場首日尷尬地唱了「獨角戲」。


懷鄉臺灣創業路

而在仁新醫藥決定撤件創新版一週前,台微體( 7月6日)也發布新聞預定10月8日自上櫃板下市,將公司私有化成為森投資的100%子公司,森投資會轉為開曼公司,未來將重新轉戰美國上市。


仁新醫藥和台微體兩家生技公司,雖然創業模式和營運都不同,但都是臺灣生技少壯派創業的出色代表。兩個年輕創業家人格形塑的成長、求學階段都在海外,踏上生技之途後,因懷鄉之情進而在臺灣創立公司。


在分別與他們互動的經驗裡,他們的思考都很能跳開傳統的框框架架;對事業擘劃的縱橫捭闔有國際的格局,不拘泥於臺灣;他們都勇於表達自己的想法,願意承擔該有的責任; 對認為好的、對的追求有著堅強的樂觀信念;且都有自己個性上的一些潔癖。


我甚至常覺得他們就是外國人,說來事實上也是。台微體總經理George剛回臺灣時臺語講得比國語溜,因為他在美國除了英文外,臺語是主要的華語 ; 至於仁新的執行長Tom,小時候住南非沒學過幾年中文字,大學之後都在澳洲、美國,到目前閱讀中文都還有點吃力。


兩家公司的大股東裡,各有知名的臺灣商界人物自始至今看好他們;股市大戶林滄海幾次進出兩家公司掀起一番股價波浪,但也一樣還是公司個人大戶。


兩家公司都在股市上締造不凡紀錄,台微體2011年10月登錄興櫃交易後,隔年2012年12月21日就轉上櫃,曾創下440元登上當時「股王」的紀錄,笑聲特別爽朗的George,因此得到了「股市王子」的封號;仁新則自去年底進入百元俱樂部後,今年股價直衝而上,在4月12日提出「臺灣創新板」首家申請公司後,當月20日衝高一度達289元,爾後股市傳言創新板對其審查實為繁複,股價應聲下滑,然而,公司決定退出創新板,股價也才一天就止跌緩升。


「在臺灣」的公司 很難募到外資

臺灣的資本市場確實非常激情熱鬧,政府也進一步立意塑造更符合創新企業上市的資本市場,以接軌國際、落實產業升級與創新成為國力的政策。只可惜,臺灣依然保守的總體金融與外匯管制,只要沒從根本刨過以革新,企業經營所受的監管束縛可能還是剪不斷、理更亂。


所以,臺灣的資金主要寧可流向股市炒作,而不是投往創新以厚實產業資本。最後結果就是,新創企業在臺灣很難募得到真正創業風險的資金;越來越多名片為投資公司的法人或天使投資,其實是來自五湖四海的股市作手,於是,以為迎來救援投手的企業開始陷入與狼共舞、活在股價起伏的忐忑,雖然,表面上呈現的是股市活絡的好風景。


公司股權架構只要不走出臺灣,就會受到外資、外匯、稅制、審查( 會計師朋友現在直稱「查水表」) 等種種限制,很明顯地,「在臺灣」的公司很難獲得海外投資,或有,也相當有限或有其他動機,這現象已經是在持續惡化的不爭事實。


又說到「外資」,臺灣股市真正的外資也不多,這也是資本市場大家心知肚明的事。說穿了,套句證券業朋友的形容,「臺灣資本市場就是自己在葫蘆裡悶,悶得『水餃股』越來越多⋯⋯」


也許有些政府官員不管語重心長或理直氣壯,都曾公開講過:「這是產業和公司自己要爭氣!」我相信,所有殷實的創業家不但都會同意,恐怕還會時刻用來鞭策與警惕自己。


先不論台微體、仁新股價的起伏變化,若翻開兩家公司的營運內容與開發項目,迄今,兩家公司創業後按表抄課的基調其實都沒什麼改變。


走新劑型技術平台模式的台微體,就是要不斷在技術平台上開發出藥物。在Delta 變種肆虐全球,公司自行研發的「安畢黴」獲印度藥證,並在5月26日與全球製藥公司Zydus簽署印度銷售合約,這款抗感染藥物即時投放到印度,治療當地染疫糖尿病患者出現的嚴重併發症毛黴菌症。「台微體」在這次疫情中,成了真正走到國際上,對全球防疫做出了貢獻的唯一一家臺灣生技新藥企業。


至於仁新醫藥的LBS-008口服藥物,其用在治療斯特格病變青少年病患,已經在澳洲準備進入了第三期臨床試驗。LBS-008 更大的潛在市場是治療乾性黃斑部病變,透過美國子公司 Belite Bio 已經完成一期臨床且積極數據,正在進行藥廠授權談判中。


而無論是George還是Tom,相較於臺灣的人情世故,我想,他們可能都更習於如何跟外國人打交道。


此處不留人 轉戰美國估值翻倍

我突然想起可能已經被臺灣資本市場漸漸淡忘的亞獅康-KY。它是英國人 Carl Firth 最先在2010 年於新加坡創立的標靶新藥開發公司,亞獅康為了架設跨區域平台,於2014年6月底到開曼群島登記公司,並在臺灣、上海、澳洲都成立了子公司。


亞獅康臺灣正式開張時的辦公室設在氣派的國貿大樓32樓,我印象極為深刻,Carl 藉著2014年臺灣生技月展期間舉辦了開幕聯誼酒會,那時兩岸往來氛圍正大好,亞獅康投資人橫跨兩岸三地,中國的投資人幾乎都來了,那年來臺的美國生技業者也都去捧場,進進出出的國際人士把亞獅康辦公室擠得水泄不通,稱得上是這年生技展最熱鬧、最國際化的會外會之一。


當時亞獅康的主力產品是從Array授權引進的 Varlitinib (ASLAN-001),正如傘一般地展開在亞洲各國進行胃癌、轉移性乳癌、膽管癌等臨床試驗階段,也取得FDA孤兒藥認證,獲准進入全球膽管癌樞紐試驗。


亞獅康順利在2017年6月1日以每股68.92元登上臺灣上櫃。只不過,敲響IPO後,股價最高只來到59.8元,爾後就漸漸一路下滑。


亞獅康掛牌時間的臺灣生技產業,可以說正好處在低迷狀態,一方面是2016年4月發生浩鼎事件,單純的新藥開發正面消息已經很難再引起投資人的興奮,早期投資人甚至不計價持續殺出手中的生技股;一方面蔡政府上任後,兩岸局勢急轉直下,臺灣對中資戒慎恐懼,國際股東也對臺灣資本市場大失所望。


亞獅康於是轉進美國,於2018年5月4日在Nasdaq以每股5.61美元 ( 約新臺幣165元) 發行ADS,掛牌後股價也出現了蜜月期,持續上漲至6月8日來到9.64 美元 (約新臺幣289元一股);但同時期臺灣這邊的股價,卻從5月4日46.1元作收後開始跌跌不休。


事實是,亞獅康新藥開發一路失利,股市也跟著節節敗退。但這現象在美國Nasdaq生技股是見怪不怪的事。亞獅康先是在2019年1月13 日,宣布胃癌一線治療二期臨床試驗未達標,接著同年11月11日,最有信心的 Varlitinib 在膽道癌二線治療也宣布臨床試驗沒達標。連續兩個臨床試驗都失敗了,臺灣毫不留情地7根跌停,股價跌至新臺幣3.86元,美國Nasdaq最低跌到0.45美元,也難以挽回頹勢。


然而,在新藥開發路上,二期臨床試驗失敗,並不代表這個新藥就此終結,只是,臺灣資本市場和許多媒體評論幾乎已經判了它死刑。被打入全額交割股的亞獅康,董事會決定並很快在2020年8月 25日起終止臺灣櫃檯買賣,也由於公司設在開曼,很快就完全將第一上市市場轉移至美國Nasdaq。


亞獅康的許多原始股東,都是在國際生技風險投資上長年打滾的創投,對新藥開發抱持理想的人,更不容易輕易放棄信心。此處不留人,轉戰美國的亞獅康帶著同樣的產品線,劇本還在繼續發展著……


7月15日,亞獅康在Nasdaq股價每股2.8美元( 約新臺幣84元),今年初以來,股價已經上漲了46.24%,現在市值為1.89億美元( 約新臺幣31.89億)。近期,亞獅康也順利和 K2 Health Ventures 達成了4,500萬美元的擔保債融資,預計將在 2022年初啟動 ASLAN003 治療炎症性腸病的二期臨床試驗。


生技新藥開發的漫漫長路,怎麼似乎到了臺灣都變得更漫長!我也不認為,亞獅康如果繼續留在臺灣纏鬥,以它過去的紀錄還有機會募到這些錢。


所以,如果懷鄉在臺灣創業,結果最後竟變成了包袱,我雖然尊重各方對台微體、仁新醫藥、亞獅康可能有各種不同角度的看法或評論,但我個人對 George、Tom 和 Carl 的抉擇、堅持與勇氣,都會給予最深的祝福!

Rate this ebook

Tell us what you think.

Reading information

Smartphones and tablets
Install the Google Play Books app for Android and iPad/iPhone. It syncs automatically with your account and allows you to read online or offline wherever you are.
Laptops and computers
You can listen to audiobooks purchased on Google Play using your computer's web browser.
eReaders and other devices
To read on e-ink devices like Kobo eReaders, you'll need to download a file and transfer it to your device. Follow the detailed Help Center instructions to transfer the files to supported eReaders.